这就是东北家庭的日常了吧!孩子: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

导读:

就像在朋友圈里的友人说的那样,即便是身在外国异乡,始终那个味蕾的喜好是骗不了人的,还是喜欢老家的老乡土味道。就像蛮多人始终都是会口中操着浓重的乡音口音一样,感觉很亲切。

那么,对于我们身为父母的在育儿上也会有着很明显的南北差异呢?其实,这个很难说啊?就是世间的很多事物一样的,我们更多地是抱着取长补短、去伪存真的态度去做,这也是有利于个人和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好事。

最近就关注到了这么一个短视频,确实很有意思,主要讲了东北地区一家二胎家庭里管教子女的短视频。其中会操着很典型的东北口音,并且在整个短视频里都在围绕着爸爸妈妈是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儿子的。

01、对于教育子女的急切心情,所有家长都是一样

其实,视频中做父母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谁不希望子女在听到父母很中肯的劝说后可以听取父母的意见,不再做些存在危险性,或者不利于孩子整个成长发展过程的事情。最起码父母的意见是可以被孩子适当地采纳的。

在视频里,被父母教训,并被爸爸追着会围着沙发跑来跑去的小男孩也就6、7岁的样子,这时期的小男孩是会很调皮的。爸爸一遍用地道的东北话在训斥着儿子,手里还操着家伙鸡毛掸子,似乎感觉只有这样的威逼、恐吓才能够让儿子乖乖地听从里自己的话。

确实,在视频中调皮的儿子是一遍跑着一遍求饶爸爸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保证不会再错了。就在父子俩争论不休之时,孩子的妈妈出现了,口中还是会和爸爸一样的口吻,就是你不听话就会这样的下场。更有意思的是孩子会说着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最后,妈妈有些松口,让孩子去帮自己出去买些菜。

02、教育孩子用对方法很重要

有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是希望孩子能够知道犯错的地方在哪里?或者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试着去听听父母的话,父母会很担心孩子真的会出现什么意外的事。

但是,在情急之下会有蛮多的父母是好心办坏事了,就像很多父母嘴上会时常抱怨的那样,我们是真的为了孩子好,确实那么做很不妥当啊?可是怎么孩子就会那么拧呢?就是干说毫无效果。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的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说话语气,而说话的语气是最为直观地反应了我们的真实态度。孩子们是敏感的,会很敏锐地感受到父母的真实想法,因此,我们下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该说孩子怎么那么笨,都说了好多次了?而是应该用和善而坚定的语言来表达“哎呦,你看看这个该怎么办啊?”

重点提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我们做父母的更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自己很想成为的人。那么就让我们做家长的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