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碗双皮奶,竟然抵得过妈妈日日夜夜的守护?

有人说: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唐僧”,妈妈是“孙悟空”,孩子一有事就喊悟空;而爸爸是“二师兄”,虽然和大家一起走在取经路上,心里却想着“高老庄”。平时陪伴、教育孩子、检查作业、开家长会、出席颁奖仪式等这些“小事儿”一律不管,只有悟空不在时才偶尔出现一小会儿。这个冷笑话,正在经历“丧偶式育儿”的妈妈们一定秒懂。

近日,正在热播的一则广告片《冷冷的爱》就深刻地反映了“丧偶式育儿”这个问题。影片讲述的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父女亲情,说是亲情,不如说是形似“单身妈妈”的奋斗史和父女之间的误解与芥蒂。影片开头,高丽雯饰演的女主雯雯就说了一句话,“这个连拍照都板着脸的男人,就是我老爸”,雯雯的抱怨情绪都来自于这些年爸爸在她成长中的缺席。

他天天加班工作

却没时间回来跟家人吃上一顿饭

他在工厂年年得先进

却连雯雯的领奖仪式都没时间参加

甚至于雯雯精心准备给他过生日

等到凌晨他却还没回来……

雯雯妈妈明明有老公,却因为他的缺席硬生生活成了“单亲妈妈”。是妈妈在日日夜夜陪伴和守护着孩子,这种付出是爸爸的一碗冰镇双皮奶就可以替代的吗?为什么影片对于妈妈的付出只字未提,却在大张旗鼓地渲染双皮奶、歌颂父爱?这难道不是在歌颂“丧偶式育儿”吗?

“丧偶式育儿”,这是当下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从近期热播的电影《找到你》,以及在朋友圈疯传的张娜拉带娃视频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曾有数据显示,在当前55.8%的家庭中,妈妈才是陪伴孩子的主力。爸爸陪伴较多或爸爸妈妈陪伴一样多的家庭仅占12.6%和16.5%。

爸爸从来没有给孩子换过一块尿布,喂过一次奶;孩子半夜哭闹的时候,爸爸依旧熟睡如猪,“雷打不动”;爸爸下班回家后,却一心扑在手机或电脑游戏上,周六日还要应酬聚会;家务爸爸从来没有分担过,甚至连家里的清洁工具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孩子仿佛有个“假爸爸”……但妈妈却要扮演诸多角色:在职场是尽职尽责的员工;生活中要扮演好女儿、好媳妇;回家就得当起清洁工、管理员、采购、老师、厨师等身份;但这一切都会被“妈妈”这个词代替,其他什么都不会留下。

在大众的认知里,仿佛爸爸应该把时间更多的倾注在事业和社交当中,这样忽略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无可厚非。然而,事业就能成为爸爸缺席孩子成长的借口吗?育儿从来都应该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而不应该是妈妈一个人孤独的艰难旅程。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

《冷冷的爱》中的雯雯也是因为父亲的常年缺席,心理和性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雯雯觉得,爸爸还不如一台冰箱,在家刻意地不理爸爸,甚至于大喊出“我的事情不用你管”!因此,爸爸的事业固然重要,但是在孩子成长中的陪伴也是不可或缺。从去年开始大火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里,看到那些明星爸爸,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参与孩子成长的好爸爸真的会自带光环。

德国哲学家E·弗罗姆说过:“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在孩子的一生中,爸爸的教导以及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越早越好。因此,要避免“丧偶式育儿”,就要从孩子出生起,让爸爸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让爸爸享受到育儿的乐趣,多给爸爸一些照顾孩子的机会,不仅能让妈妈得到解放,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良好的父子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