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十一岁,读五年级,她偷了家里的三百块,要怎么教育?

我们从小都偷过大人的东西

这个问题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很多人小时候是不是也偷偷拿过大人的钱?实话实说,我拿过,那时候农村穷,想吃个一毛五分的雪糕、冰棒,大人不给买,但自己又馋的要命,怎么办?于是自己就偷偷去翻大人的钱包,想一想当时小时候的心理,我知道这种行为肯定是错的,但绝不会把问题想得太严重,因为钱是父母的,偷拿自己爸妈的钱,又没有去拿别人的钱,所以从心理上不至于有太多的负罪感。当时大人发现了也就是骂几句,打两下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那个月工资几百元的时候,偷拿父母三百元,可就是大事儿了,因为这可是全家一个月的收入,父母知道了一定会严惩的

父母对“偷”的概念没有正确认识 上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按道理讲,孩子偷三百块钱和偷1毛五分钱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大人对孩子的惩戒程度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根据偷拿钱的多少来论,所以说很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有误区。偷拿小钱是小错,偷拿大钱那可就是大错特错。

直到今天,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的盲点和难点,我们既想让孩子不要乱花钱,可又随便给孩子很多钱,在物质上不断满足孩子的愿望,同时又担心这种愿望得到理智的回报。有时候作为父母也难以分清金钱观的底线在哪里?使用标准在哪里?如果孩子从小就体会到金钱的魅力和诱惑,都是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金钱观教导。

“偷”钱的孩子怎么养成的 1、如果孩子很小时随便花钱,认为爸爸钱包里就像银行一样取钱方便,那么父母一定平时惯着孩子,随便给孩子花钱,让孩子对钱没有一个“量”的认知。

2、懒惰的父母经常用物质诱惑鼓励孩子,和孩子谈条件,比如“如果考试成绩100分或者考第一,一定要给100元随便花”,这种错误的奖励观念,本身就在误导孩子对金钱的获取渠道产生错误认识,凡是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经常和父母谈条件。

3、当孩子大一点后,追求高消费,好面子,爱慕虚荣,享受奢华带来的内心满足感,那么一定是小时候在吃穿住行方面过于娇惯,疏于品质教育导致的。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我们该如何教育呢? 趁孩子小心理不成熟,教育孩子有正确的“金钱观”

让孩子知道金钱的特殊地位和意义,绝不是妈妈碗里的苹果,随便拿走那么简单。

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源和用途,绝不是随便翻开钱包就能获得,需要流汗吃苦,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金钱关系着全家的生活,要用之有度,有节制的消费,才是正确的使用方式。

趁孩子未走入社会,偷这种行为一定要从本质上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如果犯了“偷”钱的错误,一定要受到惩罚。一毛钱和一百元只是数量不一样,偷拿一分钱都不行。

有个教育家说过“金钱教育是孩子早期的必修课,关系到孩子心理成长和人格发育,不要让孩子只用贪婪享受的目光去看待金钱,长大后变得功利,从而失去了对金钱的克制和诱惑”

不要像题目说的,等到孩子十一岁才来解决这个问题,在7岁前,就让孩子了解使用金钱,尤其是养成正确的“金钱观”非常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