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修养”之一百零七:《宽容的奇效》

《宽容的奇效》

赵忠心

 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圣父”。

甘地曾留学英国,研究法律。他不仅是出色的政治领袖,同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思想,对整个印度半岛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他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提出“非暴力抵抗”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印度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吸引农民参加民族运动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并提倡社会改良及妇女和“不可接触者”地位的平等。1948年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为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

 甘地在回忆自己成长过程时,曾经深有感慨的说过这样一句话:

“当时,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

 一般情况,当人们说某某人“挽救”了我的时侯,往往指的是“严格要求”、“严厉批评”等态度和措施。怎么甘地却说是父亲的“崇高的宽容”挽救了他呢?这事还得从甘地小时侯说起。

甘地出生在印度一个小藩王国的宰相之家。当时,印度社会等级森严,他的家庭属于四个等级中的第三个等级。甘地的父亲是一个小邦的头领。他上边有三个兄长和一个姐姐,他在家年龄最小。甘地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影响,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政治家的气质,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宗教家的气质。

 甘地13岁的时侯,与一位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妻子与他同岁。印度人的结婚年龄小,13岁不过是中学生的年龄。年幼的丈夫曾一度热衷于婚后生活,使他的学业一度受到了影响。

 幼年的甘地性格不太开朗,对父母十分顺从,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一旦被人奚落,马上就会哭鼻子。关于他幼年时代的性格,他曾经做过这样的叙述:

“我是一个感受性极强的孩子。如果有人稍稍触犯我,我就会大哭不止。因此,我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受到批评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我只受过一次体罚,对我来说,这次体罚精神折磨远远超过肉体折磨,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悲伤,并为此经常哭泣。”

 少年期,是一个很特殊的年龄阶段。既有成熟的一面,又有幼稚的一面。对似懂事又不太懂事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阶段可以说是个“多事之秋。”甘地的少年时期,同其他孩子一样,好奇心强,自负心盛,对许多“新鲜事”都感兴趣,都想模仿,都要亲自试一试。

甘地的叔叔喜欢抽烟。不知怎么的,他竟然对抽烟发生了兴趣。起初,他只是摹仿大人的样子,拣叔叔扔掉的烟头,怀着一种好奇心试着抽。后来,越抽烟瘾越大,想戒也戒不掉了,渐渐发展偷兄长和家臣们的钱买烟抽的地步。

 由于甘地从小在家里接受的教育还是比较正规而且正统,在他的思想深处还是有一定分辨能力的,也有很强的自重心。后来,当他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无脸见人时,感到无地自容,他痛苦极了,甚至于想过自杀。

 最后,当他终于不堪痛苦与烦恼的折磨时,便鼓足勇气,把自己的堕落过程,详详细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把笔记本交给父亲,渴望得到父亲的宽恕。当然,父亲若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也可以使他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父亲看了儿子交给他的笔记本,知道了儿子的一切,心情十分深痛。他知道,儿子给他看笔记本,这既说明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也说明了儿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果在这时侯,再严厉地批评他、斥责他,会使儿子更加自暴自弃,将他逼上绝路。

 因此,甘地的父亲看完儿子的笔记本以后,什么话也没有说,既没有斥责他,也没有体罚他,只是热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脸颊上滚滚落下……他的这种爱恨交织而又充满期望的神情,对甘地以极大的刺激。他觉得这比体罚他还要使他感到痛苦。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偷过东西,也把抽烟的恶习戒掉了。#p#分页标题#e#

 从此,甘地接受了教训,他痛改前非,走上了正路。事隔许多年以后,当甘地谈到少年时期的那段经历时,常常深有感触地说起父亲对他的宽容。

 批评孩子的错误,是体现家长的严格。在特定的情境下,宽容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如能使用得好,它的教育作用往往非常神奇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