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儿女带孩子,有一个道理要明白,不然操心不落好?

原题: 《“内”“外”有区别吗?》

作者:曹永亮

当今社会,大部分过了“知天命”年龄的“半截老人”,都要“明白”和经历一件事:要帮助儿子或闺女带孩子,即传统所说的“带孙子”。

由于“知天命”之人大部分都是被特殊历史时期特殊政策下的六零后和七零后,他们的子女要么是“独生子”,要么是“独生女”。所以,“知天命”之人“带孙子”,就自然要么是“带内孙”,要么是“带外孙”,二者居其一。但按传统习惯认知,“内孙”“外孙”是有轻重远近之分的:儿子的孩子是“内孙”,份量“重”,该带该疼;女儿的孩子是“外孙”,份量“轻”,不该带不该疼!

这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式家庭“后继有人”过程中老人带孩子特殊的“传帮带”方式:“贵内贱外”。

中华文明史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鲜花争奇斗艳,但花丛中也难免存有影眼的瑕疵:重男轻女不能不说就是瑕疵中的一块黑痣。

儿子是自己的亲孩子,难道女儿当初是两口子掺假生的皮外肉吗?“儿子”与“女儿”都是两口子原生态的“血缘传人”,为什么他们的孩子要有“内”“外”之别呢?

其实,人类社会一开始是以“母系”为根本的。子女饿了,回到树叶烂草根搭起来的“家”里,第一时间找的人是母亲,瞎着眼去裹“女”母亲的奶头,以此求生存和成长,哪有“男”父亲的什么事?很多子女很长时间根本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事实上,“父亲”也就只起到“放种”的作用,子女甚至包括“父亲”,在艰苦的环境中想活下去都是依靠母亲“撸草种子”“拾地皮”,才生存下来的。这种情况,清楚地表明“女”母亲是伟大的。但是,后来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了,母亲的“生产地位”、社会地位及精神地位反而都降低了:女人成了“内人”,男人成了“外人”。既而,“内孙”“外孙”就随之出现了。

近代著名才女作家张爱玲,人们记住她的名字,不仅是因为她的才貌,还有一点,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此时的“李外”比“张内”,更能助长张爱玲的名气。世人拿“外孙”“见外”了吗?

相反,现实生活中,如果某张君某赵女士,平庸得连草木之人都不如,即使ta是地地道道的“内孙”,又如何呢?在很多方面,注定是要“内”一辈子的,想“外”也“外”不上。

所以,无论是“男”儿子生的“内”,还是“女”女儿生的“外”,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之间的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是“有用”,还是“无用”(普通百姓,传统认为疼“内孙”有用,疼“外孙”无用)?关键得看“孙”的德才水平状况如何?而不是看“孙”的“内”“外”性质。如果“孙”是才德之人,“外”也可以转化成“内”,甚至比“内”还“内”;如果“孙”无才无德,是鼠狼之辈,即使理论上很“内”,事实上,也会成为很“外”的人。

“内”“外”有别,越朝“封建”上说,问题越严重。儿子不孝,“老族长”会圆处说:再薄是地,再孬是儿;女儿贤惠,父母则表现得不喜不忧:女儿是盆水,早晚是人家的人,当猫狗养活就行了。但社会无论如何是不断告别低级向前发展的:女皇,女总统,女科学家,女家长……不都出现了,这些不都与“外”有关吗?

话说到这种程度,如果有人还存在“外气”思想,那这人落后守旧的花岗岩脑子也确实该用现代文明的“解放剂”润滑润滑冲洗冲洗了。

快速发展的高度文明社会,“内孙”“外孙”,最终会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怀中共同抱吻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的亲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