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10多年不吃炒鸡蛋,竟因为老妈一句话,千万别暗示你的孩子

周末的早晨犯懒,不想做早餐,就出去买了些,回来的路上遇到住在我楼下的母女俩,两岁半的彤彤指着我手里的茶叶蛋,小声地喊:“吃”,我赶紧给彤彤拿了一个,彤彤的妈妈连忙说:“别拿,她不吃。”

我以为是彤彤妈妈的客气话,就没去理会,拿了一个递给了彤彤,彤彤妈妈说:“她真不吃,她从来不吃鸡蛋,蒸的、煮的、炒的都不吃,我倒是希望她吃呢!”“不吃,就拿着玩吧。”我执意将鸡蛋给了孩子。

今天早晨,我又见到彤彤的妈妈,她告诉我,那天她女儿破天荒的吃了两口鸡蛋,我就问她:“你不是不吃鸡蛋吗?”结果,孩子就把鸡蛋丢进了垃圾桶里。我笑着说,“你要是不说这句话,没准孩子把一整个鸡蛋都吃完了呢!”

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父母暗示的结果,我妹妹大概从五六岁时候开始就不吃炒鸡蛋、鸡蛋汤了,但吃煮鸡蛋,不然,将鸡蛋吃到嘴巴里,就会恶心干呕。

妹妹结婚后,有一次回娘家,我妈做了西红柿炒蛋,妹妹一个劲地吃,我觉得奇怪,就问她:“你不是不吃炒鸡蛋吗?”她说她喜欢上鸡蛋了,怎么做都喜欢吃。一个人的口味还能发生这么大变化?

妹妹告诉我,她还记得第一次吃炒鸡蛋为何会恶心,因为感冒了,嘴巴里很苦,鸡蛋吃到嘴巴里就恶心了,后来,每次老妈要做炒鸡蛋都会问妹妹,“你吃炒鸡蛋吗?”她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能吃炒鸡蛋了,慢慢地,家里人都说她不吃炒鸡蛋,只吃煮鸡蛋,她就更不想吃炒鸡蛋了。

父母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如果总在孩子面前重复,就会对孩子产生心理暗示,这种现象很常见,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了哪里,比如,“我家孩子不喜欢吃苹果”“她不适合学钢琴”“我儿子胆小”。

我们在无意中给孩子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很多时候只是孩子偶尔没有做好,或者因为一时不想吃某种食物,就觉得孩子会一直这样,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妈妈觉得自家孩子像自闭症,那么,她就会以“我家孩子是自闭症”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更加不愿意与人交流了。

因为当家长给孩子贴上标签时,孩子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更加一致,我们称之为标签效应”或“暗示效应”。

标签效应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尤其是6岁之前的孩子,他们缺乏独立的自我判断能力,对外界的判断依赖于人们对他的态度,非常容易被父母暗示。一旦孩子按照父母暗示的行为发展,又会让父母坚定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都是不定性的,我家老二也不太喜欢吃鸡蛋,但我和老公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说他不吃鸡蛋,把鸡蛋放在他面前,或者喂他两口,他不吃就算了,不做评价。

很多父母都知道不能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但标签有很多种,不一定是负面的,给孩子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我们常常不喜欢把孩子教育成某个样子,但因为总在重复,结果孩子就真的变成了我们不希望的样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