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到底打不打?父母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有不少家长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认为当孩子犯下错误后,必须要给予果断的惩罚,才能够让他们长记性,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但也有一些家长却觉得教育孩子时不能打骂,否则会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时间众说纷纭,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呢?

首先必须要搞明白,对于犯错的孩子到底该不该打?将这个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很多家长之所以体罚孩子,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绝不是为了自己发泄怒火,或者想强行向孩子灌输某种思想。为人父母者只有在想明白这个道理的基础上,才能讨论到底该不该打。很多育儿专家都已经指出,打孩子是要区分情况的,并且要掌握不同的方法,否则即便打了也取不到好效果,反而会产生很多负面作用。

通常来说,当孩子长到3岁以上6岁以下,而且经常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屡次教育都拒不改正,而且情节十分严重,那么家长是可以打孩子的。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行为模式有一个固化时期,就是3~6岁,此时他们已经明白一定的事理,同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故意作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举动,其目的在于试探父母,挑战他们的权威。父母此时绝对不能再纵容,必须第一时间给他们立规矩,规范其言行举止,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十分过分,比如辱骂老师,打骂小伙伴,喜欢做危险的举动,而且经过一再教育引导,始终拒不改正,那么家长就必须表现得十分严厉,可以采取打孩子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只有这么做,孩子才会铭记在心,印象深刻。如果总是认为孩子小不能打,那么无异于助纣为虐,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任何好处。

说完了什么时候能打孩子,下面再说说哪些情况不能打孩子。其一是如果孩子小于3岁,那么一定不要打。孩子在3岁之前完全处于懵懂状态,对所谓的规矩根本就无法了解,他们的行为普遍都是出自于本能,尽管有些时候父母会生气,但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如果打骂他们会令其失去安全感,不利于心理发育,长大后性格自卑懦弱。其二是如果孩子超过6岁也一定不要打。6岁是孩子思想的一个分水岭,他们开始拥有越来越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明白了什么叫做自尊心,什么叫做羞耻感,急切需要来自外部世界的认可。

有些时候也许方法错误,需要家长及时纠正,但绝对不能使用暴力。而且一旦不问青红皂白的打骂孩子,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情绪,对自我认同降低,严重的还会留下心理阴影,凡事只知道使用暴力来解决。

教育孩子时到底打还是不打?绝对是一个大问题,家长一定要考虑清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