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幼儿园经常上的这堂课,却总被我们忽略

孩子越大脾气也越大啦?

“一言不合就生气,说啥也听不进去。”

“之前生气了只是哭闹,现在开始摔东西,甚至打人了。”

这时候,千万不要急着用“不听话”“无理取闹”来给孩子下定义。

生气并没有错,这是人天生的一种情绪本能,除非大脑里的杏仁体罢工了。只不过,年幼的孩子用了错误的行动。就像绘本《我不想生气》的小兔子一样:

所以呀,如何尽早教会孩子与情绪和平相处才是关键。这类教育在国外很常见,比如早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会给孩子上Anger Management(生气管理)的课了。

01

认识、接纳情绪

在心理学上有个“生气冰山”的说法。我们能看到的生气只是外漏出来的冰山一角,藏在下面的可能是害怕、害羞、难过等各种情绪。

只有深入了解到底是哪种情绪在作怪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可以先从认识不同的情绪入手

这时他们正处于了解自己身体的阶段,不妨玩玩神奇的情绪转盘游戏。

先将五官剪下来,让孩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把它们的位置放好。有趣的是一样的五官,只要旋转不同的角度就会出不同的情绪。

玩的过程中不仅要给出现的情绪命名,还要和孩子熟悉的生活事件联系起来,这样他才好更好地理解。比如,现在他变得开心了,也许是因为吃到了最喜欢苹果。

最开始只用和孩子讨论上图最小圈的6种情绪即可,等他们慢慢长大后情绪感知才会越来越细化,比如是无助的难过或者无聊的难过。

这一阶段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即便是负面情绪也没有错,要接纳它。

02

说出口会好很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过一项研究:语言表达可以使人们感受到的悲伤、愤怒和痛苦减弱。

但是,让正处于爆炸阶段的孩子开口表达自己的情绪可并不容易。父母可以先从自己做起:

错误典型

压抑型:“哭什么哭,不许哭。”

缩小型:“只要你不哭我就还给你买xxx”

正确做法

“ 你看起来真的很沮丧。”

“我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也很心疼。”

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情绪其实就已经得到舒缓了。而且达到共情之后他才愿意打开自己,这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原因就会容易起来。

03

情绪和行为分开算

不过,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理解的是情绪,而不是那些错误行为。比如,借助下面这个海报。

“生气可以,但是……”在这个固定句式下指出那些不被允许的行为:伤害他人、自己,毁坏东西等等。

另外提供给孩子一些排解负面情绪其他的选择,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提前和孩子一起试试下图的这些方法,大口呼吸、从1数到10……

可以专门在家里设置一个情绪角,把它们做成海报贴上去,再准备好一些释放情绪的小工具,比如可以捏的橡皮泥、孩子最喜欢的绘本等等。在这种环境下,引导孩子选择合理的行为发脾气。

儿童教育学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所以千万别只顾着抓各种知识类的启蒙,忽略了孩子的情绪管理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