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恶作剧的“小可怜”,其实潜藏着天才特质,要不要发掘全看你

才送孩子到学校门口,就听见一个妈妈的大声嚎叫:你个混蛋,赶紧上学去。

回头看,一个穿着白色大衣的妈妈正拽起自己的大衣一角,非常明显的一个小手印,再看看那个嬉皮笑脸的小男孩,任谁都能猜到,这是男孩在恶搞妈妈。

一边是妈妈气急败坏,一边是男孩嬉笑着混入人群。一边的我却看着心理泛起一丝酸楚。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一个小丑似的自己,笑着,心里却说不出的想哭。

其实,我们身边总是不缺乏这样捣蛋的孩子。

他们的“魔手”,即伸向过父母,也伸向过老师,当然不能缺了接触最多的同学们。

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位德国的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都是自我意识萌发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有效关怀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孩子三岁以前需要父母的其中一方的有效陪伴,尤其是母亲。

在两岁时,还需要母亲对这时的孩子进行有效的认知启蒙。

当然直到孩子长大成人,母亲这时奠定了基础,并抓住孩子的上进心,那孩子想不成人都难。

但很可惜,现代社会人们都忙于追逐“财富、名誉”,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怀。这就导致,当孩子可求时却不得方法,他们只会凭着本能搞出点“动静”来,博得心爱的那个人的注意。

如果,你打骂他,他除了自卑,还会产生愤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成长“恶魔小子”。如果你觉得他天生如此就错了,如果你觉得这会他很解气你也错了。这样的孩子通常表里不如意,他们表现得很“坏”,可骨子里却是渴望的,却是向善的。

那作为父母,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小可怜”“小恶鬼”变成“快乐、积极的天使”呢?

1. 绝对真诚的鼓励。

作为父母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而且要实事求是,同时具体。比如,不是夸孩子成绩好,而是夸孩子今天阅读了十分钟,真了不起;不是夸孩子懂事,而是夸孩子今天吃巧克力时,把第一口给了爷爷、喂了奶奶。等等。

这样具体的鼓励和赞扬,同时也是再告诉孩子,你的这些行为是做的,不是错的,是需要坚持的,你的好行为我是看得见的。

2. 对孩子的“坏行为”冷处理。

看见孩子的“成绩”父母要激动,可相反,孩子出现“坏”行为时,我们要冷漠,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那行行为是对的,父母高兴,那些行为是错的,父母会远离我。

可不得不说,现在的父母相当一部分是不重视这些的,他们平时对孩子很不以为然,也没有特别亲近的关注,可孩子一旦犯了错,他们立即直奔而来,不是唠唠叨叨就是大喊大叫,可这些行为与平时的不闻不问,对于孩子来说真是“恩典”,不管咋说,我父母是在乎我的,只是沟通方法可能就是这样的。

看孩子误解了你的行为,而父母还当是好事,不断的将孩子的错误和自己的不良行为贯彻下去。

所以,面对孩子的错,给他一个背影和冷场就好了。

其实,不要在质疑和拼命要甩掉这些淘气又看似“不知好歹”的孩子,他们多半是更敏感的,更聪慧的,更接近与天才的性格特质,可你的不良做法却会让孩子显得格外的可怜,真实的他们越发的被成人们的“无知”掩盖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从此不被发现和理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