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中家庭成员间要设“边界线”

微信公众号提问

最近我跟孩子的爸爸都正常复工了,每天要外出工作。孩子的爷爷奶奶成了带娃的主要力量。我们家老人容易宠溺孙子,经常回家看到给孩子布置的任务完不成,老人还“护短”拦着我们批评孩子。为此没少跟家里的老人产生矛盾。作为孩子父母,我们知道不应该跟老人产生矛盾,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处理好这种情况?怎么才能培养出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专家观点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副校长杨雪在市教委举办的双“特”战“疫”专栏中表示:很多年轻父母工作繁忙,很多家庭请老人进行看管、接送孩子。于是一方面觉得老人照顾孩子本就辛苦,另一方面觉得和孩子共处时间短,两方面的愧疚,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仿佛少了一些话语权和权威性。于是对于孩子在家的学习效果、生活能力的要求仿佛降低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容易因为与老人教育观念不一,造成家庭矛盾。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父母要与老人进行沟通,找到家庭“边界线”。孩子教育的基础是必须具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在这个家庭当中每个人各司其职,但是其实也是有边界的。作为父母一定要和老人提前沟通好负责的内容,比如:接送、生活照顾。以及决不能代替的比如:孩子自主必须要做的内容、自主学习等。要明确说明,孩子的教育自己来负责。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难,“隔辈亲”在所难免,但是大部分老人是识大体明理的,所以把“君子协定”定在前,发生问题随时沟通调整,慢慢找到双方都认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边界线”。

同时,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帮助孩子设计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计划,把时间不可安排得太满,而是留有孩子自主的余地。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明明达到家长的要求,忽然家长又增加额外任务,于是下次家长再提任何任务就会拖延。所以和孩子一起商定“一日、一周计划”,还可以请班主任老师助力,一定是正向鼓励的方向,而不是让孩子觉得“搬救兵”打压自己的。定时的沟通、推进、反思、调整,让计划有实效。

此外,家中每天或者每周,可以开这样的分享会,大家互相找到对方的优点,进行赞美。然后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行调整,也谦虚地请大家给自己提建议。在这种温暖的互动中,不仅家庭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孩子的动力也会更充足,因为被家人认可,是孩子的成长源泉。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话题征集:在育儿的过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请您与我们联系,可在教育圆桌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并针对您的话题进行探讨。)

责任编辑:梁燕(EN00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