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妈妈,你能不能放过我!”

逢年过节,家长们自然少不了带着孩子走亲访友。而每次家族聚餐的时候,孩子先是被逼着向各个亲戚打招呼,然后还得当众表演才艺节目,最后三姑六姨们不忘连珠炮弹似的询问孩子的近况,让人根本无力招架。

虽然在家长眼里看来,这些行为都是走亲戚的“常备项目”,因此早已见怪不怪,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他人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起点是好的,但却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这种“中国式见面礼”,曾经伤害了无数孩子的自尊心。

逼孩子打招呼

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跟父母一起外出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别的亲戚(或邻居)在溜娃,家长一拍你的脑袋:“快跟XX打招呼!”

感到难为情的你支支吾吾了半天,一个字也蹦不出。更糟糕的是此时别人家的孩子先声夺人,热情熟捻地向你的父母问好,两厢对比之下,没打招呼的你自然是落了下风。

而你的父母为了找个台阶下,只好先将你数落一番,给你贴上“没礼貌”、“内向”、“胆小”等带有贬义的标签。

的确,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情况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责任归咎在孩子的身上,但其实很多家长都想错了,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多半是家长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孩子也会有羞耻心,在遇到不熟悉的人时,他们会觉得尴尬和难为情,大人亦是如此。因此,家长们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擅自给孩子做出负面的评价。

如果家长想要引导孩子打招呼,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跟别人打招呼,然后再聊聊天,给予孩子一个观察对方的环境,孩子就会渐渐变得愿意打招呼。

逼孩子表演节目

每到聚会环节,表演节目就成了无数孩子的“噩梦”,哪怕自己琴棋书画样样不精通,家长也总是有办法赶鸭子上架。

此前网上有一则帖子是这样的:家人一起吃饭,临时兴起让两个孩子各自表演节目,一个孩子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之下,勉勉强强地唱了一首歌,另一个孩子则怎么也不愿意表演,被各个亲戚轮番炮轰,最后忍不住哇哇大哭。原本是一场开开心心的家庭聚会,结果却以闹剧收场。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不愿意当众表演节目,就是跟自己“对着干”,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不愿意表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害怕出丑或者是过于紧张和害怕。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将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迫为之。

逼孩子谦虚

俗话说得好:“骄兵必败”,因此让孩子学会谦虚,就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必修课”。我们不否定谦虚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家长也必须意识到,过度的谦虚比骄傲所带来的伤害还要大得多。

每次家长们围在一起开茶话会的时候,总是绕不开“孩子”这一个话题。孩子的成绩、才艺、体能都能够成为家长们的谈资,不过话说回来,大部分家长为了顾及对方家长的面子,总是会刻意贬低自己孩子的努力,肯定别人家孩子的成绩。

如果孩子不在场的话还好说,如果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否定的话,想必孩子的自尊心定然会大大受挫,甚至还会因此而变得自卑。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家长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外人面前适当地给予孩子赞美,让孩子觉得你看到了他的努力。

逼孩子分享

在二胎家庭中,父母们总是会强调“大宝一定要让着小宝”,因为这是长兄、长姐与生俱来的责任。学会分享固然重要,不过自打进入2岁之后,孩子们就会渐渐产生物权意识,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不允许他人染指分毫,也不愿意跟他人分享。

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就如同过山车一样时好时坏,面对家长的命令,他们大多都不会理睬,而且还会义正言辞地拒绝你的要求,分分钟把你气得半死。

如果家长想要跟孩子好好地进行沟通,就需要注重沟通的技巧,在要求孩子分享物品的时候,不能用命令式的语气,而是应该将主动权给予孩子,让他选择分享或者是不分享。

孩子的成长总是无法完全符合家长的期望,家长们在认清这一点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反省自己和调整教育的方式。多进行换位思考,陪孩子一起探索成长之路,往往比强迫式的教育要好得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