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很可能是因为你的暗示

不得不说,现在厌学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

甚至有些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很多情况下,这要归因于父母爱给孩子从小灌输“读书太苦”的观念。

读书苦不苦?

读书很苦,一直都是前人对后辈的暗示。

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到“头悬梁锥刺股”,从“读书苦一时,不读书苦一世”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我们小的时候,一定都被喂过不少这样的鸡汤。久而久之,有的人便把读书和痛苦紧紧绑在一起。

但在我看来,学习需要吃苦,可快乐永远更胜一筹。

前不久,我在地铁上看到一位穿中学校服的女孩,她站在拥挤的车厢中,却能旁若无人地读书。

我离得较近,看见女孩正在看一篇英语阅读,地铁不时会晃动,身后没有任何依靠的她,不得不把脚摆成外八字形,以便保持身体平衡。

她始终低低地勾着头,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拿笔的手逐行逐行地在书上滑动。举手投足间透出的专注,让我这个旁观者都体会到了愉悦之情。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类似的愉悦:比如找到了某道难题的解答方法;掌握了一门乐器的演奏技巧;或是学会了一道佳肴的烹饪方式……

诸如此类的快乐,不正是学习所赋予我们的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它始终伴随着我们,只要主动去拥抱它,它便慷慨地给予我们收获与快乐。

所以说,读书不应该是什么“磨炼”,更不是什么苦难。

为什么孩子会感到读书痛苦?

既然读书本身并不苦,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厌学?

细想之下我们会发现,真正让孩子感到痛苦的并不是书本,而是与读书相关的附属品。

当孩子做不出题目,家长表现出失望神情时,他便会觉得自己很差劲;

当孩子写作业,家长像“监工”一样监督催促时,他便感受到自己不被信任;

当孩子被家长或老师拿去跟别人比较,优点被视为理所应当,缺点被突出放大时,他的痛苦也就随之而来。

换句话说,一旦“读书”这件事背负了太多其它目的,比如被当做光宗耀祖的工具,又或是改变命运的筹码,它就会开始变得苦涩。

只有美好的事物才会让人热爱,我们想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其实更应该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

过度渲染读书的痛苦,会给孩子传递悲观情绪。

读书太苦,是一种糟糕的暗示

或许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们认为“读书很苦,不读书更苦”是一句至理名言。

但试想下,当我们对着一个不谙世事、人生阅历很少的孩子说“虽然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的事,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听了会有什么感受?

此时此刻,孩子可能根本无法体会“人上人”意味着什么,他们能想象到的只有“学习的苦”,而且根据大人的描述,这“苦”还非同小可。

学习也就这样被无情地打上了“苦”的烙印,我们原本想激励孩子学习奋进,结果却反而强化了他们对学习之“苦”的感受。

如此一来,在学习的道路上,一旦孩子感受到不愉快,畏难情绪便填满了他们的内心,可能遇到的只是一点点困难,却也宛如看到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这些正是消极的暗示带给孩子的不良心理体验。

正如年幼的孩子生病需要吃药时,每个父母都不会强调“这药很苦”,同样一件事,消极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

所以我认为,作为父母的我们,无论面对哪种情况,都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能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困难的源动力,也是为了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永远充满正能量。

当孩子逐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成长,能够从读书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和信心,他自然会深刻体会到:

学习路上需要的坚持,只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风雨历练,而那些沿途的经历和收获,才是努力读书的意义所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