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句话即使烂在肚子里,父母也不要对孩子说,再生气也不可以!

古训曰:“亲其师,善其道”。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认可自己的老师和长辈时,才会主动学习相信他们所传授的道理。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对孩子的引导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根本原因是父母的沟通方式得不到孩子的认可,孩子自然不会亲近父母,听父母的话。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沟通才能获得孩子的亲近和认可,让孩子主动学习接受父母所传授的人生道理呢?

要想孩子有出息,这五句话即使烂在肚子里,父母也不要对孩子说,再生气也不可以!

1、“你再不下来,就打断你腿”

丁丁是个调皮的男孩,在家老是上窜下跳,爸爸一着急就脱口而出:“你快给我下来,否则我打断你的腿!“每次越这样说,丁丁越要和爸爸对着干。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私密的心灵世界,他们需要得到尊重,特别是男孩子天生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精神。家长在孩子调皮时,口头上对孩子威胁甚至恐吓,这样的说辞根本吓唬不了孩子,反倒是激发了孩子叛逆的斗志。他们往往越发跟家长对着干,越来越调皮。所以,家长应就事论事,及时指出孩子的不对及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孩子在受到尊重时,才能更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

2、“你还小,懂啥呢”

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凡事都替他们做决定,当孩子有不同意见时,他们脱口而出“你还小,懂啥呢”。长此以往,孩子的存在感越来越弱,渐渐变得没主见、不自信。

而有些父母非常的民主,他们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般,遇事常常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孩子因为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他们往往是自信而开朗的。他们今后在集体生活中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更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人生机会。

3、“你怎么这么多毛病,一错再错,真不让人省心”

文文小时候有咬手指的习惯,如今这个习惯已经戒掉几年了,可又染上了新的坏毛病,咬笔头。妈妈是个急性子,常指着文文说,“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多坏习惯,小时候咬手指,现在又咬笔头。”甚至有时候同学在场,妈妈也毫不避讳。这样的沟通方式让文文觉得很没面子,与妈妈越来越不亲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处在探索世界,不断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有些家长经常把孩子犯过的错挂在嘴边,本是想提醒孩子不要重蹈覆辙。殊不知,这样做是很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自然不会认同。

4、“你要是能有隔壁小孩一半有出息就好了”

这是父母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他们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小时候就常常听到父母说“隔壁的婷婷成绩真是好,你要有她一半我就放心了。”

这样的话对孩子起不到任何促进的左右,反倒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往往孩子是越比较越差劲,有些孩子还会嫉妒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还要切记一点,也不要口头上拿子女间相互比较,这样也会影响子女间的亲密关系。

5、在背后说人坏话,如“你同学真差劲”

玲玲幼儿园放学后总会跟妈妈聊幼儿园里的故事,她最近常说好朋友彤彤好娇气,吃饭吃得慢,还老爱哭鼻子。妈妈及时打断了玲玲的描述,并教育玲玲,“彤彤是你最好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你把彤彤当好朋友就应该主动去帮助她,而不是背后说她的不是。“玲玲听了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俗话说得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意思是人在闲暇时,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改正、警醒自己的行为;闲谈的时候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有修养的父母一定是做事留有余地,说话留有口德的。

这样的父母不会让孩子反感,他们还会把这个沟通准则早早地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议论别人的是非是无聊的行为,他们绝不会那么做。这样的孩子今后必定是为人踏实,不断进步的。#p#分页标题#e#

世界上70%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可见沟通的重要性。一个会和孩子沟通的父母不但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尊敬,将来也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沟通高手。

读者朋友们,你们还有哪些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的小妙招,欢迎留言分享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