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能出什么?

之前有一档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有一期给小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一期的小主人公叫灏灏,是个8岁的男孩,他的所作所为让育儿师都头疼不已。

叛逆调皮,不服管教,妈妈不在家从不主动吃饭、写作业。

爱撒谎,经常拿之前的作业当现写的来欺骗妈妈。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是小毛病,但目无尊长的“劣行”可能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打骂长辈,尤其对于外婆,稍有不如意就拳打脚踢,叫外婆“死婆娘”,挂在嘴边的话说就是:让那个死婆娘,滚!

信奉“棍棒”教育的家长可能会说,这孩子就是打得少,多打几回就改了。没错,灏灏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充分利用打和骂两大惩罚“法宝”。

节目中,妈妈一进家门首先问灏灏作业完成没有?然后翻开作业一看没有做,说不到两句话就开始责骂,然后就动手打。

这样的母子“大战”每天都在上演,但灏灏始终屡教不改,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倾向——比妈妈更“擅长”使用暴力。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在专栏中讲过,当父母打孩子的时候,被揍的孩子体内会分泌特别多的肾上腺素,这时身体给出的反应是,有人要打我。可孩子又不敢打父母,多余的肾上腺素没有地方释放,便慢慢积压下来。久而久之,这类孩子的肾上腺素水平就比常人要高,只要遇到一点点挑战就很有可能会引爆不可想象的后果。

也许这也是造成“妈妈打灏灏,灏灏打外婆”——这种暴力行为代际遗传的原因,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做事方式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现在还有很多父母秉承着这种 “优良”传统。在他们的认识中,儿童是无知、无序、莽撞的,需要大人通过种种严厉的手段帮助他们剔除“天生的弱点”,这样的认知让他们根本无法做到尊重儿童,只有居高临下的控制心理。

小智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棍棒教育之所以在古代盛行,是因为古代人根本就不了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理论(当然也不可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人们习惯用训练动物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听话就打,为此,还发明了戒尺、教鞭等工具。

教育学者尹建莉老师在书中写过,棍棒教育在人类积累的教育智慧中没有任何根基和根源,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任何道德基础。是否认同打孩子,是块试金石,可测验出人们在教育上的认识水平。

曾经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懂事的孩子快乐吗?”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很多人回答“不快乐”。

有网友回忆说,在成长历程中,快乐的事情很容易就忘了。但是因做错事害怕被责骂时的那种委屈,至今都忘不了。

诚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能出什么?类似打骂的粗暴教育,对孩子到底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育儿之道?

如果你对“惩罚孩子”这一话题,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和需要,一定不要错明后天的亿童情商智商课程·父母课程大咖有约栏目,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郁之虹老师将为我们带来她的真知灼见!

主讲人:郁之虹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访问学者

专攻家庭辅导、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和亲子教育

课程安排

10月13日 惩罚孩子有用吗?

10月14日 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请VX搜索“亿童学园”小程序,开启优秀父母的学习之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