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校被欺负,告诉老师也没用?李玫瑾教授:“打回去”

孩子上学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担心孩子在学校的伙食、也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受到欺负。

刘女士最近就有这样的烦恼。她觉得儿子太软弱了,在学校被欺负了还不知道反抗。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刘女士的儿子在吃午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汤洒到了同学的身上,本来道个歉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被汤淋到的那个同学,是班上的“恶霸”。总是喜欢惹是生非的,好不容易碰到个撞枪口,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刘女士的儿子。

放学之后,“恶霸”就把刘女士的儿子叫住了,让他把零花钱交出来,理由是陪他的衣服钱。刘女士的儿子一向是个讲道理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像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傻乎乎的把钱给了,还被“恶霸”揍了一顿。回家之后,刘女士心疼儿子,给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说明情况。

没想到几天之后,儿子又是鼻青脸肿的回家。

原来“恶霸”的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听到儿子打人,就把儿子打了一顿。而在这个“恶霸”的心中,就更加的讨厌刘女士的儿子。他认为是刘女士的儿子告状,才害他被父亲打了一顿,于是就开始找各种机会报复刘女士的儿子。

很多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束手无策。良好的教养从小就教育他们“冤冤相报何时了”。

中国公安大学的教授李玫瑾就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

有青年代表问她: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打回去吗?

李玫瑾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呀!

中国向来是个礼仪之邦,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当父母们遇到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的情况,应该这样处理。

1.先礼

君子向来动口不动手。首先要清楚孩子们为什么打架?谁是真正的施暴者,谁是真正的受害者?孩子们打架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孩子之间有摩擦和矛盾,往大了说就是校园霸凌。

发生的很多校园霸凌事件,就是因为孩子们心中没有正确的是非对错观念。只要有一个人开始施暴,就会有很多的孩子加入,他们或许是觉得好玩,作为娱乐消遣的项目。还有很多冷漠的旁观者,他们不去插手,也不去帮忙,他们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而对于受害者来说,所受到的这些痛苦会一点一点的累积,又找不到出口发泄,大多都会以悲剧收场。

像是《悲伤逆流成河》里面,易遥被校园霸凌之后,选择跳海自杀。而在《学校2015》里面,恩菲在被校园霸凌之后,也选择了跳河自杀。

首先要告诉孩子们,是非对错。不能一味的忍让,但是也不能不讲理的打回去。在《学校2015》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以暴制暴,是弱者的做法。

当给孩子指出打人不对之后,孩子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不管用,就用“正当防卫”吧!

2.后兵

“打回去”其实对孩子也是一种保护。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那样:孩子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别人欺负。一味的软弱只能换来更多的欺负。我们要教会孩子勇敢“反击”,当孩子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就知道应该怎么应对了。如果只是依靠家长出面解决,孩子永远也勇敢不了。而让孩子“打回去”,是在告诉孩子,你们之间的事情,是要你们自己解决的。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很多小朋友不敢打回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打架的不是好孩子”。所以他们不敢出手,他们害怕自己一旦打了回去,就说不清楚了。明明自己才是有理的一方,但是因为打了回去,反而变成了施暴了一方。除了当事人,没有人会知道真相,所以孩子们也在害怕被误解,被误解成为一个“坏孩子”。所以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不被欺负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成为施暴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