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负也是成长的必修课,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被欺负

记得关注我 潮妈必须要看

「育儿」做最懂孩子的妈妈

大多数人在成长、上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遭遇别人的一些语言或行为上的攻击。做父母的总是尽力想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美好的成长环境,但是从孩子走出家门,进到学校,走到父母无法监控的地方后,就难免会开始遇到一些并不美好的事情。比如被其他小朋友取笑,排挤,欺负,都是孩子们不得不去自己面对的。

很多情况下,霸凌是从细小的事情开始,慢慢升级恶化,如果不加管控,最终可能酿成悲剧。不管是家长,老师,学生,还是作为这些群体的亲朋好友,深入了解一下校园霸凌这个问题,对防止和减少此类事件发生、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怎样的行为算是校园霸凌呢?

霸凌(英文Bullying)是一种对他人的身体、精神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常常是由权力更强的一方主动发起的对弱势的一方的蓄意攻击和伤害。

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可以常常观察到的:形体高大的男孩子对弱小同伴的攻击,或者更受欢迎的女孩子对某个不合群的新来者的排挤。根据孩子们年龄和性别的不同,霸凌也常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调查发现,"肢体暴力""拳打脚踢"更多发生在男孩之间,而"散布谣言""暗中排挤"更多被女孩利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社交网站进行人身攻击也成为一种新的霸凌方式。

霸凌有两大特点:

第一点:霸凌者利用权力不对等来伤害和控制对方。虽然有时候霸凌者这一方会制造一些无端的缘由为借口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而作为受害者会觉得自己是无缘无故的被欺负。

第二点:霸凌会重复发生,并不是霸凌者一次偶然的即兴行为。这就造成受害者即使在安全的时候,也总是会担心害怕遭受下一次霸凌。

关于怎样应对防范校园霸凌,专家们总结了以下3点建议。

1. 勇敢说出来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识别霸凌,并能勇敢的说出来是制止霸凌的第一步。然而,第一步并不是容易的。有调查显示,50%的受害者在遭受霸凌后不敢说出来。家长和老师在受害者的沉默中发现不了任何问题。很多受害者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懦弱,善于忍耐,被欺凌后会选择独自承受。还有的孩子怕说出来,让爸爸妈妈失望生气,上报老师,又担心遭到报复,便选择了沉默。还有少数的选择"打回去",或想办法日后报复,这都不是好办法。作为家长老师,要提早教会孩子辨别攻击性言行,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学习状况的变化,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2. 教会孩子坚定维权

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是每位家长都应该教给孩子的。从孩子离开家,开始走入群体生活,父母们便叮嘱孩子们注意出行安全,教他们怎样防范坏人等等。但是当孩子独自面对来自同伴们的一些越界行为时,很多孩子是不知道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害怕,退缩,或者反向攻击都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家长要做的,是教导孩子要坚定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不受来自任何人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攻击是他们的基本的人身自由权利。在别人欺凌他们的时候,要学会坚定勇敢的站出来说不,并明确告诉对方这是不允许的。在孩子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情况下,让他们知道要寻求父母老师的帮助,善于寻求帮助保护自己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3. 杜绝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

谈到校园霸凌,可能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负。有些家长甚至教孩子变得强势,助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过度防卫。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促使孩子成为霸凌者。而霸凌者的处事行为模式不仅有害于他人,对他们本身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开头的上饶五小男孩被害的案件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成语中的"玩火自焚"也是这个道理,被害者一方在失去耐心和理智的情况下,会做出不可想象的反击行为。

#p#分页标题#e#

另外,研究表明,霸凌者成年后也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比如酗酒,家暴或其他犯罪行为。还有一点,很多家长在被老师或同学告知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时,都自认为对孩子很了解,对问题不重视。针对这一点,建议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认真对待学校的反馈,发现苗头,趁早防范。

本文来自腾讯育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