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做数学启蒙,别只顾数数加减法,教会数学思维更重要

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儿园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学。幼儿园里老师已经开始教起十以内的分解,听说大班这一年要教会孩子二十以内加减法,以便适应小学。家长们聊起来,总要问你家孩子学得怎么样,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学会了没,这让朋友倍感焦虑。

因为她家孩子相对来说开窍晚,朋友就算掰着手指给孩子算,孩子也是一脸懵懂。焦虑之余朋友也在困惑:难道这样子才叫幼小衔接?学了加减法就叫做好数学准备了吗?

相信朋友的疑问也是广大家长们的疑问,甚至更多的家长会觉得理所当然应该这样。事实上,学龄前儿童在数学方面的准备,如果只机械地学习加减乘除,不仅远远不够,还会让孩子增加畏难情绪,对数学产生“难学”的固化印象,从而影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学龄前儿童生硬灌输加减法,进行填鸭式教学,有什么危害?

一是学习后劲明显不足。不少上了学前班的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小学入学前两年成绩还不错,但到了三年级就开始慢慢掉队,到了小学毕业,甚至成了班里的中下等。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光是修复自信就要花费很多精力。

这就是提前机械式学习带来的后果。学龄前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如果生硬地教他们加减法,孩子们只能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记住。但因为不理解背后原理,无法做到灵活运用,这样的机械背诵只能应付一二年级浅显的学习内容,等到了三年级,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变通要求增加,孩子们就很难适应。

二是限制孩子抽象逻辑能力的发挥。学数学对孩子的最大好处就是思维逻辑的锻炼。机械式的记忆法只会让孩子把数学当语文学。孩子幼儿园阶段,正是从形象思维转换为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通过理解数的含义、认识数字所代表的重量、高度和长短等单位,孩子才有可能将生活中具体的物体跟“数”联系起来。

而有了对数的初步概念,才能通过对比长短、高低,通过排序、集合等初步理解数学原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具体操作中融化于心,从而初步塑造逻辑思维能力。

但机械式地背诵加减法,就是简单粗暴地越过了这一转化阶段,从而限制了孩子们抽象逻辑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将来孩子在学习立体几何等较高难度的数学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正确的思路应该是什么?

正确的数学启蒙思路,应当是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何秋光老师曾经参与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关于数学学习的内容编辑。她指出,学龄前儿童数学启蒙的要点是,让孩子在发展形象思维的同时,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以此发展抽象思维逻辑能力。

由此可见,幼小衔接里的数学准备部分,不应该也不仅仅只是加减法的学习。

家长该如何在家庭中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通过相关数学启蒙绘本理解数学概念。绘本会将难懂的数学概念穿插在有趣的故事里,从而增加幼儿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比如《数字在哪里》、《摩比爱数学》、《你好,数学》系列绘本;小学阶段可读《数学帮帮忙》、《汉声数学》套系里,每一本书都会讲透一个数学原理,适合妈妈充分理解后,带着孩子一起读。

通过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对数字敏感。有位妈妈告诉我,自从她开启孩子的存钱罐功能后,孩子对数字明显在意许多。不仅快速地学会了认识钱币,同时也对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了如指掌。通过定期存钱计算存钱罐总数,购物后通过减法计算剩余钱数,这些都会让孩子在无形中巩固加减法运算。

通过小棒或者积木块学习加减甚至乘法。最有效的数学启蒙应该和实物相配合。家长如果留意,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具。无论是孩子平时的积木块玩具,还是小棍或者磁力片,都可引入数学学习。

通过积木块叠高拆低让孩子了解加减法原理,磁力片可帮助孩子认识形状,为学习平面几何打下基础。#p#分页标题#e#

-----------------------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