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电子保姆”,家长应该这么做

2019年8月,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抽样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中国儿童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列其校外时间分配的前三名。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平均为96.27分钟。此外,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城市儿童。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们比从前有了更丰富的电子产品,也花更多的时间盯着他们形形色色的设备——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等。

电子产品上虽然有着形形色色的幼儿益智类应用,比如:唐诗、图画、幼儿英语等。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了解到: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给儿童健康,包括他们的视觉带来更多的风险。

婴幼儿阶段尽量不要接触手机

首先,儿童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其次,有专家表示,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家长在幼儿面前应该少用或者不用手机,不要下载游戏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学龄前期尽量不玩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学龄前期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监管下适当地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多接触纸质读物,多与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

青春期应适量玩手机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对手机有强烈的把控欲望。

面对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往往会强压威胁。长此以往,不仅不会断了孩子沉迷手机的情况,反而越陷越深。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等。

孩子接触电子屏幕过多的情况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成的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尽量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