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投资,总怕亏得血本无归,你不焦虑谁焦虑

前几天,老公的几个高中好友小聚,谈话间说起哪个同学混得好,有人感到不公平,“***还不是有个当局长的爸爸,要不他今天能混成这样?”“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就是现实!”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都比谁的父母有钱有势,比开什么车,住什么房了!”一位同学感叹地说,“看来,以后不混出个样子来,都不好意思当父母了。”

另一同学赶紧打趣地说:“没事,孩子厉害就行了,以后你可以拍这胸脯说,我儿子考上了北大,某某领导是我儿子,不一样威风。”

于是,话题很自然地从比爹过渡到了比孩子身上。可是,攀比之后,没有钱没有势的家长们发现,这辈子自己就这样了,做不了什么富二代、官二代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让孩子有出息,咱拼孩子,做官二代、富二代的老爹老妈,脸上也特有面不是吗?

热播剧《小欢喜》中的董文洁对儿子方一凡说:“爸爸妈妈没有任何背景,我们也没有任何关系,唯一指望的就是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了”,这句话说出来多少家长的真心话啊!

中国家长的焦虑来源于把孩子当成一种投资

哪个做父母的不都希望自己孩子好吗?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只有依靠孩子改变命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是世代教育“遗传”的结果。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开始拼孩子,所谓的拼孩子其实就是把孩子当成一种投资,把教育当成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笔输不起的投资。董文洁告诉方一凡:“高考输了,你的一辈子就完了。”

高考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似乎只有高考成功了,才能把下辈子过好,家长是过来人,所以面对高考,家长比孩子更紧张、更焦虑,而且这种紧张焦虑不是随着高考临近才开始的,从孩子上小学,甚至从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曾经看过一个小视频,孩子刚一出生,父母就在孩子身边写了一个卡片,上面写着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多少天,虽然只是调侃,但其中不乏心酸。过去,孩子放暑假才是真的快乐,现在的暑假早已经是孩子的第二课堂,甚至比在学校读书还累,需要不停地赶场,不断地在书法班、奥数班、舞蹈班、器乐班、英语班之间切换,家长累,孩子更累。

我们小区有一个即将上四年级的男孩,这个暑假他的妈妈给他报了6个辅导班,孩子与爷爷奶奶住在相邻的小区,但是爷爷奶奶相见孩子一面都难,因为孩子太忙了,爷爷气得找儿媳理论,害怕把孙子累坏了,儿媳妇也委屈,“爸,我这不都是为孩子好,花钱搭功夫,我也累啊!可咱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都在学,咱不学就落后了啊!”

父母的焦虑只会给孩子帮倒忙

众所周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果把孩子当成投资,当然也有风险了,而且风险很大,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引导下,家长会不断地给孩子加码,报各种辅导班,在孩子耳边各种唠叨,“爸爸妈妈对你没有别的希望,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爸妈就欣慰了”“现在不好好学,将来一定会后悔的”“我希望我们吃过的苦,走过的路,不要在你身上重演”……

如果家长努力,孩子学习成绩就能好,就没有差生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孩子主动起来,才能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不然家长撸胳膊抡袖子,都没用啊!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光靠家长牵着鼻子走是没有用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逆反,越来越讨厌学习。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太高,不看孩子是否进步了,只盯着分数和排名看,因为我们太着急了,恨不得一下子就能让孩子的成绩像坐上火箭一样,直冲云霄。达不到家长的心里预期,就武断地认为孩子不够努力,孩子成绩太差,从而让孩子对自己彻底失去了自信,也让孩子对父母越来越反抗,越来越排斥,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是油盐不进,因为他不信任你。#p#分页标题#e#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事情,不要指望着一两天就能把孩子从“魔丸”变成“灵珠”啊!因为焦虑,我们常常忽视教育不是即时的回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需要放慢脚步,不是我们牵着孩子走,而是停下来,跟着孩子一步步地陪伴,否则便会欲速则不达、南辕北辙,与你的预期越来越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