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孩子受委屈,这三件事情不要做,恐对孩子成长不利!

有人说,现在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怕表现在方方面面,小时候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长大了又怕孩子在外面受委屈。这种怕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然而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是,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的羽翼独自生活。

前几日家长群在讨论一孩子玩手机,被父亲批评管教之下竟然投河自尽的新闻,惋惜之余也有家长发表自己的看法,想在养育一个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不仅要注意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不想让孩子受了委屈。

然而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的不应该只是呵护,也要让孩子适当的经历一些磨难,毕竟人生不可能永远一份风顺,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受了委屈,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家长万万不可替孩子“包办“,过度的溺爱只会适得其反。

在某些时候,孩子的认知并没有认识到受委屈的概念,而这种概念是父母强加的,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受了委屈。

有一种父母是这样的:

1.家长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当别人家的孩子买了新衣服、新鞋子,赶紧也给自己家孩子买,别人家都有,咱们也得有,可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2.孩子开始上学时:”宝宝你在幼儿园里有没有同学欺负你?老师对你好不好?受欺负了就赶紧告诉妈妈。“

3.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到冷落时,妈妈就会走过去问其他孩子,”你们为什么不和我家宝宝一起玩?“

1.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不然就是委屈孩子

家长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希望让宝宝接受最好的教育,生活在更好的环境,然而什么东西才是最好的?

曾经有一个故事刷爆了朋友圈,一位妈妈打算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这时候妈妈就对孩子说:“妈妈上班比较忙,等妈妈赚了钱就送你到更好的幼儿园,妈妈不陪着你你会狠妈妈吗?”女儿回答道:“妈妈我不恨你,等我长大赚到钱了,我就把你送到最好的养老院。”

这位妈妈听到女儿的回答为之泪目,显然女儿的话超出了她的心理预期,这位妈妈以为自己给孩子的是最好的东西,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许多父母小时候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心里有许多遗憾,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才会产生了这种错误观点,其实孩子要的并不是最好的,他缺乏什么父母给什么就足够了,例如这个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2.把分离焦虑传递给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有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许多妈妈对孩子过度焦虑,总是担心有人欺负自己的孩子,所以总是要问问孩子,“有没有人欺负你“之类的话,其实这种方式的问话会把焦虑传递给你的孩子,因为这样你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你在幼儿园可能会被人欺负,这也会直接导致孩子在学习玩耍中分心。

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果想了解宝宝的情况,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宝宝今天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啊?“”今天在幼儿园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啊?“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也了解到孩子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何乐而不为呢!

3.孩子的事情大人最好不要参与

当自己的孩子受到排挤、冷落的时候,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过去帮忙,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下总受到排挤,父母可以帮一次、二次,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最重要的还是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才是最重要的。

对孩子而言父母挽求来的友情更像是一种施舍,不要让孩子有一种自己是受害者的心态,父母盲目的帮忙只会让孩子丧失主动沟通的能力,所以这时候父母不妨让孩子感受这种被冷落的不甘心,并鼓励孩子主动去和其他人沟通,只有慢慢的磨合才能让孩子融入集体。#p#分页标题#e#

我们可能因为孩子没有吃到、玩到、用到而自责,也可能因为受到冷遇而担心,也会因为孩子受到欺负而愤怒,然而我们不可能永远让孩子生活在羽翼之下,作为父母,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们之间的不平等,这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性地教会我们的孩子应当如何应对各种困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