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在粗暴镇压中长大的孩子,不如学会坚守底线跟孩子和平共处

孩子出现反抗行为,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他们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从之前顺从地、被动地接受父母的照顾,到现在要证明“我可以”,这是孩子长大的标志,父母本该感到高兴,但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或者过于溺爱孩子,亦或者没有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导致父母会想方设法地去控制、操纵孩子,让孩子变成我们希望的“艺术品”。

心理学发现,孩子的成长中有一种违抗性突破地需求,是指孩子一方面希望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赖父母,也就是说,孩子希望在父母的保护下更加独立、自主,如果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孩子才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

孩子反抗性太强,父母该如何教育反抗性强的孩子,教育起来很费力,因为他总要和父母对着干,背道而驰,以此来显示他长大了,这会让家长头疼不已,那么,到底该如何教育反抗性太强的孩子呢?

一、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

反抗性强的孩子,就是要证明自己长大了,他们极力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家长越是试图控制孩子,粗暴打压他,他的反抗情绪就会越大,父母若与孩子针锋相对,到头来一定会两败俱伤,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让孩子与你的距离越来越远。既然如此,我们不如退一步,不要让自己陷入到和孩子的对抗当中去。

二、无关原则的事情,逆着来不如顺着来

一次,二宝搭积木,非要把一根长方形的积木放在圆形的积木上面,这肯定是放不稳的,我告诉二宝不能这样放,可二宝非要这样放,我便随他去,放了N次,失败N次后,二宝的情绪崩溃了,一边哭一边闹。

我在一旁静静地陪着他,等他情绪好一些了,我告诉他,“宝宝,圆形的积木是不能放在长方形的积木上面的,你尝试了那么多次都失败了,对不对?”从那以后,二宝就再也没有将圆形积木放在长方形积木上面了。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孩子亲自去试一试,只有试过了,他才会知难而退。

三、原则性问题,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商量着来

周五,带两个孩子去古水北镇游玩,沛泽非要爬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非常险峻,成年人都很少步行上去,何况我们要带一个八岁孩子和一个三岁孩子,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为了安全起见,我拒绝了沛泽的这个要求,沛泽和我据理力争,“我不到3岁的时候,你们就带我爬香山,我不也是自己走上去的吗?”我和沛泽解释了缘由,并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可以乘索道去司马台长城,最终他接受了我的建议。

司马台长城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险峻,老公抱着二宝,我拉着大宝,总算成功登顶,在攀爬的过程中,沛泽吓得腿脚发软,想打退堂鼓,我没有同意,让他坚持。因为只有让他亲自尝试了,他才会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才能让他们不再逞强,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总之,父母不要用压制的方式来对抗孩子的反抗行为,适当给他们尝试的机会,细心的启发,才能让孩子平稳地度过反抗期,少一些反抗行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