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这5件小事,孩子不优秀都难

01

教孩子做家务

专家说,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如果真正爱孩子,就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多让孩子动手,不要用您的“过度好心”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

面对现在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就变成了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当务之急。所以,做家务便成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首要选择。02

02

培养孩子兴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对某个事物发生兴趣,作为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这一兴趣,主动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并积极地加以引导。

孩子由兴趣变为爱好,也会成为一种动力,这时要将孩子的这种兴趣和爱好保持下去。兴趣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父母要主动观察,不断培养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父母应不断挖掘其潜力,找到其特长,发挥其才能。

03

与孩子成为朋友

有时,我们依仗着威严,或者是经验来引导孩子成长,俨然一副捍卫者,却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们无限的发展潜力,给他们带去的可能是另一份压力。家长们经常苦恼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  

其实,对孩子教育的关键,是首先和孩子做真正的朋友。

做父母主要的工作是多去理解孩子,学会巧妙地和孩子沟通、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信任孩子,做他的朋友,然后鼓励他,帮助他,帮他出主意,做他的军师,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04

共同参加体育活动

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运动认知和运动习惯,而且还能增强孩子与家人的亲情互动与情感升华,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培养孩子吃苦、勇敢、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的意识。

05

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带孩子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但可以更好地增长孩子的社会经验,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沟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感,甚至对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有积极的作用。

孩子的爱心奉献和向善心理,光靠书本教化足远远不够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学校建立了学生义工制度,规定学生每学期为社会服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要达到多少小时,并作为学期考核的重要方面,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时限,就拿不到学分。

和孩子一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做义工,这是一种实践教育过程,是培育学生心智、体能的重要手段,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 本文编辑?妩悦

投稿及合作:QQ44852678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