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爸: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哭?可能是你的问题

每次路过我家附近的幼儿园,总能看到各种“生离死别”的情感大戏:

孩子眼泪汪汪地被老师领进去,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家长,那场景,让人恨不得上去说「宝宝别哭,咱不去幼儿园了!」

入园难,是让众多家长头疼不已的问题。

@子轩妈妈:

我家宝贝去年九月上的幼儿园,上了一段时间生病在家休息了十天,后来去上学就变得很抗拒,每天早上进了幼儿园就想哭。

他说想让妈妈陪着他一起上学,我就跟他说:妈妈要上班,你要上学,希望你能勇敢些,妈妈放学就来接你。这样说道理不管用,每天早上他还是不想去。

他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做?

滔爸课堂:

孩子生病在家里休息了十天,一定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心理上也会有些脆弱,俗话说就是撒娇。

希望在温暖的家里和妈妈的怀抱里不出来,因为一旦回到学校,就要像以前那样,去适应老师的要求、学校的规则,在言行上控制自己。所以,正因为妈妈说的道理,像妈妈要上班呀,孩子都懂才会有冲突。

显然,已知的道理再重复也作用不大,孩子更需要我们去理解,他面临的这种“内心冲突”,不强求他马上改变“态度”,不要求孩子在分离之前马上收干眼泪,高高兴兴挥手再见。

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头两天这样“脆弱”一下,但父母的表情、状态要尽量轻松、平静,像一个容器一样,把孩子的情绪收进来,不必“打鸡血”似的说,你要“勇敢”。

因为“你要勇敢”,听上去感觉是一种“要求或驱使”。而且这句话也暗示了孩子现在正处在“脆弱”中,“你要勇敢”的意思是“你现在不可以这样脆弱”。

我们可以轻轻抱一抱孩子,亲他一口,开心得说:“我晚上去接你,给你带什么好吃的呢?酸奶?还是苹果?”或者告诉孩子:“听说,今天老师会带你们去户外玩小火车哦”,这种信息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启动他的理智大脑,避免他一直陷在情绪大脑里。

其实,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不听劝”是因为:

在孩子看来:你的话“不大好听”:像说教、否定、讨好、利诱、威胁的语气……孩子听了不舒服,听了感受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糟。这些话让孩子“关起了耳朵”,你越试图让孩子放弃他的感受,他越是抓着他的感受不放。

或者,孩子认为,你并没有听到他们真正的感受,而是只关注孩子表面的行为。

就像我们在两个世界对话,我们在“道理的角度”说话,孩子在“孩子的角度”说话。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会感到孩子“很固执”,很难被安抚。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执拗”,而是他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他就越要为自己的感受“代言”。

因此,父母需要适当的共情,允许孩子暂时墨迹一下。

注意,我们需要用“相对客观、中性”的词,“你还有一点点没准备好”,而不是说“你特别不想去,是吧?”。这样孩子听了,会觉得自己更委屈了。我们要给孩子的“情绪做按摩”,而不是“火上浇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