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与其“刀子嘴”,不如“刀子心”

杨柳原本端正秀丽,可突然间却变得歇斯底里,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究其原因,竟然都是因为自家孩子长大了。杨柳的儿子8岁,小学二年级。自从进入学校开始,杨柳和儿子的家庭大战隔三差五就是一场。战斗的导火索,非作业莫属。

“儿子,今天作业完成了吗? ”

“咋还有心情发呆呢?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吗,作业写完了吗?”

“去几遍厕所了啊你,只要能不写作业,睡厕所都行,是不?”

“眼睛,回来,看桌上的作业本”

各种恶劣的话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可写作业不用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没办法,忍无可忍,实在忍不下去,一不小心使用了暴力教育法。孩子哭了,杨柳也要疯了。

其实,杨柳这样的妈妈还少吗?为了孩子能认真写完作业,她们“文武双全”军师、将军,各种角色统统上演。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搞得两败俱伤。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有效方法,让自己娃成为“别人家的娃”?

下面让从事教育事业40年的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具体的,有效的操作手法:

将“刀子嘴,豆腐心”改成“豆腐嘴,刀子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啥叫“刀子嘴,豆腐心”?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说话刻簿、言语尖利,嘴上说的很难听。但他心眼很软、宽厚仁慈。,骂了别人,痛了自己。具备这种特点的人就叫“刀子嘴,豆腐心”。现在回想一下天下绝大多数的妈妈,是不是集体中招。

的确,眼看着孩子不争气,妈妈们真替孩子着急啊,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声嘶力竭,甚至出口伤人。可心里却在滴着血。这世上最难为人的就是“纠结”,可作为妈妈,哪一个内心不是纠结成了一团麻。

最糟糕的事,这种心态,正好让孩子抓住小尾巴。让孩子这个洞察力极敏锐的小家伙钻了空子,他们很自然的利用妈妈的心态,给自己安排了好了“对策”。第一次害怕,第二次发现问题,第三次以后他们就能轻松的应对,等待妈妈的火气消失,然后对自己进行“补偿”。

了解到了这些,一个改善这种状态的建议提出来了,那就是一改常态,妈妈们要变得“豆腐嘴,刀子心”。嘴上要说鼓励的话,柔软的话、孩子喜欢听的话。但同时心理要下定决心,给孩子立规矩,一旦执行,中间绝不间断。

比如,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启用诸如“目标分析法”“番茄钟计时法”“逐一击破”等等方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只需要一个改变,家长解放了,孩子学习从煎熬变成了兴趣,其实,只要孩子成长,就算不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家长也是高兴的,满足的,对不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