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儿园发了张表,让填写工作和年收入,这是要拼爹吗

有位家长在群里晒了一张儿子所在幼儿园的一张表格,里面涉及到姓名,身份证号,职业和年收入,他有点郁闷,说幼儿园发这样的表格,调查家长职业和年收入,是什么意思,这样合理吗?

信息时代,“出卖”个人信息可以换钱吗?

这个表格,突然让我想起不久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小视频,最初是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但是没带钱,收银员对他说,他的个人信息就可以换钱,于是他用“出卖”自己个人信息,换了一堆东西,之后又陆续有其他人,都是各种不凑巧,也都是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出卖”换了钱。

后来有位男士,来买东西,但是不肯出卖自己的个人信息,就到处跑,好不容易躲到一辆出租车上,但是还没等他说什么,司机已经准确说出他家的门牌号码,并且准确说出他女友正在家里等他。

他惊恐地看着前面的司机,司机又侃侃而谈他有什么贷款,做过哪些事。

一句话,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信息都明码标价了,大数据时代,一切信息都变得透明了,每个人的信息都被转手卖了好几转了。

经常在文章下面看有人惊恐地留言说:我刚刚查这个商品的信息,就给我推送这个商品信息。

或者说:我昨儿晚刚和朋友聊起这事,就推送给我了,难道在监控我?

那么我们的信息从哪里来的,又用到哪里去了?

就是从各种填表信息中得来的,有的是正规渠道,不会流转,有的就会被流转出去。

不过,细看这张表,应该是属于上面下发给幼儿园做协助调研用的,而且上面类别也是有点类似公事公办的样子,其实这类表格平时各种场合填写得也不少了。

如果这位家长不愿意别人知道这些信息,随意填写一个年收入的平均数,也没有人会去调查。

这位家长之所以大概是两种考虑,担心幼儿园是从这个职业和年收入上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进行区别对待:主要是这个年收入问题。

年收入填写得多了:本着中国一贯的思维是财富不外露;年收入填写得少了:又怕被人歧视。基于这种考虑,填写个大概就可以了,而且我觉得这类信息应该基本上是不准的,只是一种公事公办吧。

其实,该怎么填写就怎么填写,幼儿园只不过在上传下达,其他的想多了。

像那种比拼家长实力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贵族学校,而且貌似经常是北上广之类大城市这种居多,这种城市想比拼也比拼不过来呀,可能一个穿着看上去很一般的人就是个什么大神。

为人父母者,当为之计深远!与其想这些是不是合理和老师是不是区别对待,不如更多的去想怎么让孩子不用依靠老师,就自己能主动学好,自己管控好自己,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本事,毕竟,没有哪一个老师能跟着孩子一辈子,也没有哪个学校可以教孩子一辈子。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