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闹情绪的孩子,把暴躁悍娃变回温顺宝宝,妈妈这样做的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对于上述的问题,可能会唤起很多家长的场景回忆,在大部分家长眼中,自家的孩子并非别人口中的乖宝宝,于孩子长时间的相处过程中,孩子多少会有发脾气的表现。

原本的乖宝宝突然变身喷火小恐龙,肆意的发泄情绪,这个问题让很多父母束手无策。面对孩子歇斯底里的“哭闹”,父母应该如何做?是训斥制止还是置之不理?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孩子情绪中的小秘密。

孩子不定期“情绪爆炸”,失控过程中甚至会“自残”泄愤

3岁的玲玲一直很乖巧可爱,可最近却经常发脾气,起初是哭闹,吼叫。后来似乎情绪越来越难以管控,孩子开始有了扔东西,打人,甚至在情绪亢奋时做出“自残”的行为:自己打自己,甚至用头撞墙等等行为……

妈妈面对这样情绪失控的孩子表现的很无助,不知道该顺着还是逆着,轻易地妥协怕孩子意愿得逞下次依旧如此反复,硬碰硬的方式抗衡又怕真的伤到孩子,到底怎么办让妈妈犯了难。

天下没有不闹情绪的孩子,哭闹是倾诉,行为失控则是情绪表达出了错

天底下没有不闹情绪的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人格的发展使得孩子的情绪丰富起来,当孩子感到情绪不畅就会开始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就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用哭声引发父母关注,用哭声来和父母争辩,所以哭闹在孩子幼龄阶段,大部分都是孩子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他们在发泄不满情绪,所以才会哭闹。

孩子“发脾气”的年龄大概在2-3岁左右开始,这个年纪的孩子心中的占有欲、需求欲会开始萌发,会和父母提要求,假若没有被满足就会发脾气,有些性格暴躁,情绪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就很容易失控,被父母贴上“放肆”“野蛮”的标签。

可从实际出发,孩子发脾气的过程并没有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之所以有些孩子的“暴躁脾气”难以管控和压制,甚至出现“恶劣行径”,有两方面原因:

孩子自身原因:情绪表达能力发育落后,无法自控,经常失控 父母管教原因:错误管教,导致孩子迷失情绪方向,经常失控

把暴躁悍娃变回温顺宝宝,妈妈这样做的

情绪的控制能力是由大脑掌握的,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就关系到情绪的表达,这个皮层需要长时间的成长发育才能完善,所以孩子的情绪失控很正常,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引导情绪,想把暴躁悍娃变回温顺宝宝,妈妈是这样做的:

一:情绪的发泄和表达

孩子的情绪不能憋着,发泄出来更好,但要注意发泄方式,这就要靠家长在日常养育过程中灌输给孩子基本道理了。

二:利用同理心,认同孩子的情绪

对于年幼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家长切忌不要硬碰硬,先行疏导和认同,有利于孩子慢慢掌控情绪表达力,慢慢缓解表达情绪过程中的失控行为,学会掌控自身情绪。

利用同理心找到孩子发脾气的根源,帮助孩子解读情绪,让坏情绪得以舒缓,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三: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家长可以在孩子平稳情绪过后,告诉孩子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过程可以利用绘本读物,利用手机镜头记录孩子发脾气的过程,利用听、讲、看等形式让孩子明白,“暴躁”脾气的危害,以及对他人的影响,让孩子尝试改正,在下一次情绪低落时,自主控制。

情绪管控幼儿绘本推荐——《我的情绪小怪兽》

颜色往往对孩子来讲有特殊的意义,能反应出孩子不同阶段的性格,这册绘本用5种不同颜色,代表了5个不同情绪的小怪兽,让孩子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不同状况下的情绪。

同时用涂鸦家简笔画,和3D场景的形式,增加了孩子的互动性,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让看不见摸不到的情绪,有了实际参照物,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把控情绪,会把控情绪的孩子往往更听得进去话。#p#分页标题#e#

这册绘本从认知情绪颜色——理解情绪状态——感受情绪氛围——把控情绪输出,四个方面辅助孩子学会掌控情绪,不发脾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