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潜力的孩子都有“烦人”表现,若是家长不识人,白白埋没太可惜

当老师的老公常跟我说他工作上的事。他总是很痛惜地跟我说,他能看得出来,班上有两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很有潜力,如果家长能及时培养,将来绝对是个好苗子。但想要认出好苗子,毕竟需要一些教育功底,如果家长一来没有识人能力,二来不重视家庭教育,好苗子往往会被白白埋没。那两个学生的家庭显然没重视自己的孩子,真的很可惜。

我顿时来了兴趣,想知道有潜力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老公说,就好比天才总是跟常人有差别,有潜力的孩子,表现往往不一般,并且还挺“烦人”的。

总是追着家长问个不停,问的问题五花八门,让人感觉云里雾里

当老师的老公说,他是这样认定其中一个孩子有潜力的。这个孩子上课听讲并不是很认真,但老公一讲到题外话他就特别感兴趣。下课后还常常问个不停,问题相当发散,但也很到点子上。老公说,这孩子的潜力在于好奇心强,他几乎对除了上课内容之外的所有内容都感兴趣,若是能好好对待一定会有出息。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最有创造力的人拥有的共性是“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不停地追问。甚至追问的内容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其实,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三岁时都是好奇宝宝,喜欢逮住家长问个不停。因为认知能力不足,一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对他们来说却很新鲜。但家长要么不以为然,要么不懂得正确应对,导致孩子的兴趣被抑制,好奇心被磨灭。

面对孩子提问时,家长若遵守以下三部曲,就可有效保护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

积极回应:听到孩子的提问,给予肯定,并给予表扬,说连家长自己都没往这方面想过。

启发思考:很多家长会在这一步卡壳,甚至直接以一句“我也不知道”一笔带过。事实上,如果家长不知道答案,可以反过来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问,想知道什么样的答案,他自己觉得会是什么原因。

鼓励探索:最后,家长可跟孩子一起找答案。不管是通过看书、网络搜索或者请教别人,让孩子知道,有问题后可以想办法找答案,以后孩子就可以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了。

对某件事有特殊偏好,怎么也不会烦,但对其它事无动于衷

孩子上学后,不少家长以“成绩”为金标准,考得好了就是有出息,考不好就是没潜力。尤其是看到孩子对学习无感,偏偏喜欢乱捣鼓时,家长总是觉得心烦,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书本学习,如果你家孩子虽然对学习无感,但在其它某一方面表现得比同龄人突出,那就是他的潜力所在。比如学唱歌音调很准,听一遍就记住调子,并且常常会自创曲调,说明可能有音乐才能;喜欢做饭,并且做出来的饭菜比你做得还好吃,说明有厨艺才能;拼装玩具又快又好,说明动手能力强;精力旺盛,每天动个不停还身姿灵活,体育方面可能会有才能。

家庭教育的精髓是“因材施教”,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闪光点”,加以培养,这些闪光点就能成为潜质,让孩子的未来更加光明。

你家孩子有什么看似烦人的闪光点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