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记忆力差,“忘的比记住得多”是为什么?专家是这样说的

家里有宝宝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们是很“健忘”的。

2岁的女儿发现妈妈放冰激凌的地方,于是她经常会走进厨房,自己打开冰箱门,然后拉开抽屉。小女孩非常喜欢做这件事,或许在她的理解当中,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妈妈发现冰箱冷冻室的门总是打开,后来她知道这是女儿做的,她温和的对孩子说:小朋友要在妈妈爸爸的陪同下,才能进厨房。厨房里面的东西等你长大一点,妈妈会教你用,现在还有点早,所以,自己一个人不要进厨房,也别动里面的东西,记住了吗?

孩子点点头,妈妈感觉很欣慰。没想到,第二天,妈妈又看到敞开着的冰箱门,她抱起女儿问:昨天你答应过妈妈,不再自己进厨房的。可是孩子却一脸无辜:我不知道,妈妈。

对于幼儿期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国外有机构曾经做出研究,他们找来一些孩子,问他们是如何提醒自己第二天上学不要忘记带绘本的,孩子们的回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的说“我会一直抱着绘本”,有的说“告诉家里的狗狗,它会提醒自己”等等。在各种回答中,专家们发现,孩子们的记忆必须凭借某样具体物品的帮助才能完成。

人们把同样一件玩具展示给小宝宝们看,2岁以内的孩子的记忆只能保持几天,2-3岁的孩子的记忆可以持续几周,3-4岁的孩子勉强可以保持几个月,这说明,孩子们在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力很差,所以这一阶段也被称作幼年健忘期。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是特指孩子们对具体事物的记忆,并不是指某句话或者某个道理。

在上面的故事中,并不是妈妈没有解释清楚,也不是孩子没有听明白,而是她确实很难凭空对妈妈的某句话产生记忆。这就给家长们一个启示:在给婴幼儿期的孩子们讲道理时,要多用具体形象思维,少用抽象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孩子们记得少、忘得快的记忆特征。

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比如,当孩子们早上赖床的时候,直接告诉他:这是懒惰,必须学会克服时的效果,就不如说:宝宝起晚了,是“懒惰猫”来捣乱啦;再比如,给孩子读绘本时,面对他不够专心时,直接命令他:不许分心,这是坏毛病时,不如说:是不是“分心猫”又来做客啦。

类似于懒惰、分心、着急、害怕这样的抽象名词,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做载体,这样才能满足孩子们心智成长还不成熟的需求,他们才能听明白,才有可能产生记忆。像上文中的妈妈,可以和孩子说:宝宝自己进厨房,“担心猫”就会跑来找妈妈,宝宝要保护妈妈。

孩子们永远会先记得那些有趣的事物,而在爸妈的说教或者大道理面前,理解能力受限。所以建议各位父母准备好足够的耐心,慢慢的等待孩子们的长大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