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输不起?4个小技巧助力孩子成长

琪琪今年3周岁多,她从不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有时候小朋友主动来邀请她,她也是一脸的傲慢。妈妈着急坏了,经常把她带到小区,鼓励她甚至推她出去和小朋友们玩,比赛跑步、比赛骑自行车、踢球等等。

可是,琪琪经常和小朋友闹不愉快,哭着跑到妈妈身边,生气地说:“我再也不和他玩了!我讨厌他!”妈妈了解了情况,才知道多半是琪琪跑步跑输了,或是踢球的时候一直踢不到球,所以恼羞成怒,大哭起来。

像琪琪这种在玩游戏中只能赢不能输,输了就哭鼻子耍赖的现象,相信很多小朋友都会有。他们长大后相较于越挫越勇的孩子,自尊心更强,做事更不择手段、也更缺乏共同协作能力。

但是,我们必须要区分一点的是,如果孩子输了游戏决定不玩这个游戏,但是没有带有强烈的情绪,我们是不可以把他归结于“输不起”的孩子。因为有可能他觉得这个游戏不适合他,他选择主动放弃,我们在此讨论的是“输不起”的孩子。

那么爸妈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出“输得起”的孩子呢?

1. 不要事事让他

在日常生活中,要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一样,不是大家的主角。在和小朋友一起嬉闹中,他和其他小朋友也都是一样的。如果他肚子饿了也要让他等大家到齐了再一起吃饭;去超市买东西吃就算是再嘴馋也要像大人一样排队;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打打闹闹,不能因为他哭了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哥哥姐姐,强制要求哥哥姐姐要让他。

2. 给他分析输赢的原因

当孩子玩游戏输了哭鼻子回来的时候,家长不要劈头盖脸就训斥孩子,嫌弃孩子输不起。而是要蹲下来,抱着他,问他为什么哭,然后问他为什么会在玩游戏中输了呢?如果改变了错误的做法能不能够赢呢?

同时,应该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他还是个小孩,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大的哥哥姐姐比,输是很正常的。要正确看待自身能力,不要高估了自己。

3. 寓教于乐

家长没办法时时刻刻看着孩子,也不知道在幼儿园孩子是否能够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的游戏,该如何引导教育呢?其实,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的比赛来了解和引导孩子的行为。

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谁先到三楼,家长不用故意输给孩子,当孩子因为跑不赢而哭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借此机会给他分析他跑不赢大人的原因,并鼓励他当看到自己快跑不赢的时候,更要奋力向前,而不是哭。然后再和他尝试比赛一次,这次家长依旧要跑得比孩子快。第三次,家长就要故意慢下来,让孩子赢,让孩子知道输了不能哭,要采取行动才有赢的可能。

4. 言传身教

平常,父母也可以在孩子面前玩比赛游戏,哪怕是“锤子剪刀布”都可以,如果输了,可以表现得泄气但又开心地和孩子沟通:“哈哈,宝宝,妈妈输了。”而不是恼羞成怒。这样通过言传身教,孩子就会知道,输了的表现应该是怎么样的,也慢慢可以领悟过来,游戏的重点在于过程的开心,而不是结果的输赢。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