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小朋友被采访,38个说更喜欢妈妈,且都想给她做番茄炒蛋

家长给孩子做饭稀松平常,但孩子给爸妈做饭就罕见多了。最近,有人采访了一群中小学生,问他们最想给谁做一道菜,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答案吧。

?

很多学生都表示要做菜给妈妈吃,可能是因为平时都是妈妈在家做菜吧。

至于最想做什么菜,得到的答案就五花八门了。宫保鸡丁、饺子、拔地瓜丝、拍黄瓜······应有尽有,但票数最多的菜式却是大名鼎鼎的西红柿炒鸡蛋,不愧被称为“国菜”啊。有一个小女孩认为,西红柿里蕴含着爱,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但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很感动吧。

选择其它菜式的理由也非常有心,比如想做拔丝地瓜的女孩,认为“拔出的丝长长的甜甜的,表达了我和妈妈一直在一起”。想做拍黄瓜是因为“更凉快”。一位戴眼镜的小男生最想做的菜是“可乐鸡翅”,因为“妈妈也想吃,但每次都让给我吃了”。

除了做菜外,采访者还提出另一个问题:最亲近的人的口头禅是什么?得到的答案里包含了“哎呀我滴妈呀”“长大一定好好学习,这样才有出息”“儿子回家写作业啦”等等。清晰再现了妈妈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些孩子模仿得惟妙惟肖,不知道亲妈们看到后是什么感觉。

也有很多孩子提到爸爸的口头禅,比如“明天好好表现”“去去去”“理论上是这样”......难道爸爸们真的是理性的化身吗?

这则视频共采访了40个小朋友,共有38个小朋友说最喜欢的人是妈妈,这个问题令人深思却也非常普遍。小朋友说喜欢妈妈是常见情况,一来,妈妈参与养育的程度更高,与孩子关系更亲密。二来,说喜欢妈妈似乎更安全些,这个就不适合细说了。

现在不少家庭仍以“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为主,父亲养家糊口,母亲照顾家庭养育孩子。这就导致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主要由母亲完成,父亲在孩子的童年里缺席了。据调查显示,72%的家庭是父母共同教育孩子,近30%的家庭父亲基本缺席孩子的教育。父母共同教育孩子的家庭里,仍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是辅助,父亲的投入比母亲少得多。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在以下这些方面是母亲无法替代的

1.幼年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

幼年时期孩子的性别意识来自于父母,父亲是儿子的直接榜样,也给予了女儿安全感。如果父亲缺位,男孩则会缺少阳刚之气,女孩在接触异性时会显得很焦虑和无所适从。

2.拥有胆量和勇气

妈妈的爱是温柔细腻的,那么父爱则代表着坚强和勇敢,有父亲的陪伴下,孩子往往会更具有阳刚之气,遇事更有胆量和魄力。

3.更理性

母亲的感情丰富,而父亲考虑问题更具逻辑性,处理事情也更理性和冷静,这些品质是孩子走上社会不可或缺的。

4.增长见识

生活中由于男性保持工作状态,往往见识更广。男性大都喜欢社交,跟父亲在一起跟更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也更能开阔孩子视野,为孩子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许父亲的角色导致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于母亲,但也要尽量教育好孩子。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尽可能留在孩子身边,陪着他们健康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