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又把气带回家”的恶性循环,让亲子互动不允许负向情绪

许多孩子来到我的面前,又或者是许多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来找我,希望可以协助他们一些在学校或是家庭外头遇到的问题,有的是人际上的排挤、霸凌,又有的是学业、生涯选择上的压力,不管问题的来源为何,在陪伴这些孩子走过困难与处理的路上,我却也从中看到孩子与父母间相处的隔阂,与沟通上的窒碍与委屈。

“我晚上都睡不着,觉得很没有安全感,想找妈妈一起睡,可是久了她也面露难色,跟我说长大了还是得自己回去睡。”

“他们都说我都不肯说,但说了之后反而认为是我太懦弱,又要我自己站起来,要往前走、往前看。”

“我才开始抱怨,他们就急急忙忙地告诉我还有更多人比我更辛苦,要我知足,懂得感谢。”

面对家人而袒露最脆弱的部分,原本应该是一件期待被安抚、获得关怀与爱的事情。为何在这样的过程中,却如此令人挫折,甚至有种“都是我不好”的感觉呢?甚至有些孩子对于父母说“你不要学校不开心,就带到家里对爸妈出气”感到委屈,他说他当然不想要这样迁怒家人,可是他也说:“但我不知道,如果连家里都不行,还有哪里可以让我发脾气呢?”

这句话让我感到相当的震撼,也陷入了反思,很多时候,我们固然不喜欢对方迁怒自己,认为你应该要好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为自己负责,可是如果回到家,那个会迎接我并可以让我好好休息喘气的地方,却不允许我有任何的负向情绪,不是很令人叹息的吗?

没有人不希望家里是气氛温馨、和谐的,可是往往当孩子在外受了许多委屈、不平,带着不知如何倾诉却满溢而出的负面情绪回家时,这个和谐就开始出现了裂缝,父母看在眼里,那些不知如何是好的焦虑、无法帮忙解决问题的无奈。

又或者自己工作在外也有许多烦恼的事情,自己都得先消化自己的情绪时,那样“你想这么多做什么?”、“自己要学会反击呀!”、“一定是你也有问题别人才这样”的回应,其实有时只是想为自己的不安情绪找回平复的方式,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拒绝与否定——不要再说了,这令人感到不舒服。

面对一开始的拒绝与否定,有的孩子当然就气鼓鼓的想要反击与控诉,然后亲子之间就又走入“你看,又把气带回家”、“家里会这样都是你害的”的恶性循环里,更多的,是恶性循环的累积之后,孩子干脆学会了闭上嘴巴,选择压抑不说,似乎也好过于说出来却被推开的二次伤害。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遇到困难当然是根本的核心问题,但是做为应该要是最贴近孩子的照顾者与陪伴的盟友,我们是不是有什么机会可以有些改变?

曾有父母告诉我,他一直都很开放并期待孩子可以跟他说内心话,但他也会担心就这样允许孩子脆弱,出去以后会更软弱,或是一直陪伴孩子在负面情绪的漩涡里,他就不愿意走出来了!我可以理解父母也想要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坚强独立个体的心情,但家里是杰出选手训练所,还是可以安心释放脆弱的地方?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实证与研究也证明了与孩子的情感连结越稳定,孩子才会越坚强。

有个有趣的例子,在2018年的足球世界杯,当大家都在关注冰岛足球队的奇迹时,有几篇针对心理治疗师,如何协助英格兰足球队带来优异成绩的报导,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内容提到他们通过让球员彼此分享经验、焦虑的感受,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并拥有更佳的互信关系;传统的高压、打骂的训练方式早就过时了,那只能让选手感到恐惧而不得不去达成目标。

运动心理学家Michael Caulfield在采访中提到,他反而是通过建立与球员之间的无比坚固的信任关系,来给予他们肯定,并将那些恐惧转换为相信自己,最后也成功缔造了球队的傲人战绩。

孩子也是一样的,负向情绪不会因为我们不去想,他就不会产生,但如果在孩子一开始透露出这些细小讯息的时候,父母就能敏感到并好好陪在身旁,有的时候不需要急着解决问题,光是愿意聆听,对孩子而言就很有意义了!#p#分页标题#e#

我常自我提醒,也分享给来向我寻求协助的父母亲,情绪都是很中性的,如果当遇到重大伤痛,还能够含笑或是平静以对,不是反而令人担心吗?

让父母亲感到焦虑的,其实是负向情绪未能获得抒发,而衍生而出的情绪化的行为,而如果负向情绪本身在一开始就能够被温柔的承接,孩子就有机会自己长出坚强的韧性,并有能力跟着大人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因此,也请相信你的孩子,而不要吝啬给予他鼓励与安抚拥抱吧!

END

◆ ◆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