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陪伴宝宝长大,培养美学能力基础

不管从小是否有特别接触音乐,相信不少人都很喜欢听音乐吧?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学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其实,成长过程中有音乐陪伴长大的孩子,比较善于表达自己、性格较稳定、对人事物的感受力也较敏锐!

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竞争力与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生理、心理或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成人与儿童的情绪管理与控制能力变得分外重要,非常建议培养正向的兴趣来调节身心,除了运动之外,艺术活动也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音乐方面。

从小通过音乐产生情绪共鸣

宝宝出生后1个月就能辨认声音的来源、方向并做出回应,3个月大就能以摇动身体对音乐做出反应,大概2岁左右会注意所唱的及乐器演奏的歌曲,跟着发出声音或手舞足蹈。

听觉是语言发展所需的重要感官,声音的强弱、高低与方向,大致在出生5个月后的发展就和成人差不多了。对音乐产生兴趣,是由于听到后感觉心情愉快,而引起想要听到更多样声音的动机,所以自己会开始制造声音。

以认知发展来看,学龄前的幼儿尚无法抽象理解事情与世界,需要通过感官输入得到实体感,而音乐正好是一个桥梁,将抽象的旋律与节奏等信号,借由人体听觉系统从音波转变为神经电信息后进入大脑中,不仅让孩子会对音乐产生情绪的共鸣,也是培养美学能力的基础。

3到6岁关键启蒙时期

音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好处已经无庸置疑,3岁后的大脑,不论是组织或记忆能力都到了一定的成熟度,4、5岁时已具备音感辨识,因此,若想栽培孩子学习音乐,记得3到6岁是很关键的启蒙时期!

1岁前

1、可放轻柔和缓的音乐给宝宝听;用声光玩具在不同方位给予刺激。

2、用不同音调起伏、速度、大小强弱变化等语气说话,玩声音游戏,让他们学习辨认不同的声音表情及背后的情绪和意义(如:严厉的口气表示禁止或不对、高声的欢呼表示赞同肯定等)。

3、模仿宝宝声音,哼唱简单的歌曲;带着他们用肢体随着歌曲轻轻舞动。

1到2岁

1、试着敲打不同乐器、按压有声玩具。

2、带孩子认识更多声音,不同乐器、各种动物叫声、交通工具与大自然的声音。

3、快2岁时会对唱歌有兴趣,可引导孩子搭配音乐做肢体动作或打拍子。

2到3岁

1、听力越来越好,喜欢反复地听同样的音乐,而且会跟着音乐中的速度、强弱起伏跟着做出情绪反应。此时他们喜欢唱歌(片段的模仿),可以多跟孩子一起合唱。

2、对于会发出声音的东西感兴趣,也喜欢敲打拨弄出声音。

3、很多即兴舞蹈的动作,开始注意到不同的声音。

3到4岁

1、会自编歌曲,边唱边跳,喜欢做出戏剧化的律动模样。

2、手部动作增加,更加喜爱发出声音的乐器,如铃鼓、小钢琴、口琴,可让孩子练习听着节奏打拍子、手指谣等游戏。

3、学唱歌的顺序是:歌词→节奏→曲调,会模仿人或乐器的声音与节奏。

音乐扮演重要的润滑剂与催化剂

3岁前是听觉感知启蒙的黄金时期,外在的音乐、自己发出的声音与肢体的结合,是促进孩子的各种发展的良好媒介,他们对音乐从感受到喜爱,3岁后可再根据兴趣渐渐接触乐器。

音乐在生活中常扮演重要的润滑剂与催化剂,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音乐,提振精神、放松心情,工作运动休闲都少不了它。常有爸妈抱怨,他们因为孩子的情绪问题感到头痛不已,事实上已经有许多研究发现,幼儿学习音乐对于情绪自我调节、感受他人情绪很有效。此外,还对语言、沟通、社交技巧、智能、自信感与专注力等发展都很有帮助。

若孩子的成长过程有这样有趣又丰富的元素,不但提供他们更多想像的空间和能力、探索自我、刺激想法,甚至可以增进学习课业的动机、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会帮助发展正向的情绪,如此一来,日后即使产生负面情绪、遇到挫折困难的事情时,能有较好的调适及合适的出口,也比较会自我表达,且不容易被影响而干扰正常的生活。最后,请爸妈记得:在情绪管理的问题中,照顾者首先让自己的心情稳定,才能好好对待孩子,所以不妨跟着孩子一起使用音乐互动,更能调整情绪与释放压力!#p#分页标题#e#

END

◆ ◆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