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后,只教他“打回去”就够了?答案可没那么简单

周末带着乐乐在小区的滑梯处玩,慢妈我被一位妈妈的话震惊到了。那位妈妈恨铁不成钢地对着自家宝宝唠叨“刚才我都看到那个哥哥推你了,你怎么不还回去呢?妈妈教你多少次了,别人打你你要还回去,听到了没!”

我扭头一看,被这位妈妈训斥的孩子看起来只有一岁多点,刚刚学会走路的样子。我不禁莞尔。如今家长们普遍害怕自家孩子吃亏,“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成了与人相处的“金教条”,连一岁多的小宝宝也不例外。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但是,孩子被打后,只教他“打回去”就够了吗?答案可没那么简单。如果是一岁多的宝宝,还不理解“打”的真正含义,他打人也不是有意欺负别人。孩子再大点,即便产生矛盾出现打人现象,只打回去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毕竟矛盾还在。一句话,“打了就还回去”并不是处理孩子之间交往矛盾的利器。

两岁以内的宝宝还不懂得“打”的真正意义,为交友而试探的“打”并不是真打,家长不必一味怂恿孩子“打回去”

慢妈我想起乐乐一岁多的时候,他的玩伴点点有次打了他,回到家里奶奶怂恿他“以后点点再打你你就打她”。乐乐信以为真,跟点点玩时频频动手,害得点点奶奶那段时间看见我们就躲开,俩宝宝的友谊一度难以为继。

其实,一岁多的宝宝出现打人情况,那并不是真打,只是宝宝在锻炼对自己手臂的控制。同时宝宝看到小朋友了想跟他玩,不知道该如何发出邀请,也会试探地“触碰”一下,因为掌握不好力道,在家长眼里就成了“打”。

这时候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抓住打人宝宝的手,告诉她“你是想跟他做朋友吗?那你们拉拉手好了”。让宝宝知道,想交朋友不必“打”,还有其它方式。

孩子挨打后,教他“打回去”还不够,还要告诉他人际交往的技巧

我曾见过两个四岁孩子打架。你打我一拳,我再打你一拳,之后再打。每个人都在等对方的拳头打过来,也会在挨打之后还手,像是提前约好了一样。走过去一问,原来是两人因为争玩具闹了矛盾。告诉他们可以轮流玩,两人才停止打架,互相玩了起来。

孩子挨打后告诉家长,家长可不是只说个“打回去”就行了。还要帮孩子梳理整个事件的过程,弄清楚俩孩子争执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孩子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体察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说出“你一定很委屈”“你很难过对吗?”这样有利于孩子宣泄在打架过程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心理上更阳光健康。

发现孩子挨打后,你会怎么做?

-----------------------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