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问完车厘子的价格,却让妈妈买苹果,懂事的孩子都在忍痛割爱

文丨福林妈咪

超市里卖水果时,遇到这样一家人。 女儿大概有十岁左右,走在最前面,妈妈带着大约有五岁的弟弟,推着购物车走在后面。

很快女儿走到车厘子的柜台前,看了一下就惊呼,“妈妈这些樱桃好大啊!”“小点儿声,这些可不是樱桃,是车厘子”,妈妈紧跟其后,也走到展柜前给女儿细心解释。

“妈妈,我们买一些吧,我想吃!”看到车厘子的弟弟也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嘲讽”儿子一句“你就是个小吃货”,妈妈就询问女儿的想法,得知两个孩子都有想吃的“欲望”,妈妈就让女儿看车厘子的价格表,准备买一些。

可是看完价格表的女孩,回来时并没有小孩子那种兴高采烈的有好东西要吃的表情,而是一副兴致阑珊的样子。

“弟弟,你非要吃吗?”

虽然,姐姐的问话是对着自己,可弟弟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姐姐的意思,只是简单的点点头。

女儿看完价格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却在询问儿子的“意见”,这让那位妈妈也很纳闷。

“怎么啦?你没看到车厘子的标价吗?” “我看到啦!可是,车厘子好贵的,要四十元一斤呢!咱还是买苹果吧!”

“弟弟,咱别吃车厘子了,那个太贵啦,会花掉很多钱的,苹果又大还便宜,我们让妈妈买苹果好啦!”

本以为男孩子会反对,结果男孩却同意了,然后,姐弟俩都要求妈妈去买苹果。

负责展柜的服务人员看到女孩和男孩这样的表现,直夸两个孩子都懂事,还羡慕那位妈妈能有这样一对为父母考虑的好孩子,宁愿自己不吃,也不让妈妈多花钱。

最后,两个孩子虽然跟着妈妈一起去往苹果的展柜,可话语里讨论的却还是车厘子与苹果的味道。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喜欢懂事的孩子,因为那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难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可是,那些懂事的孩子的内心真正的想法,父母真的知道吗?

有时候,所谓的“懂事”,不过是孩子在压抑自己的想法,忍痛割爱的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孩子很想吃车厘子,可是,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他们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退而求其次的换成另外一种水果。

这样的“退而求其次”的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再有什么想法,都会先考虑父母的想法,“委屈”自己,事事做出退让。

所以说,那些懂事的孩子才是最让人心疼,最应该接受更多关爱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的成为懂事的孩子,而不是要让孩子为了懂事而懂事。

爸爸妈妈在给孩子强调懂事,要求孩子懂事的时候,可以在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进行抉择。

适当的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不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想法,孩子才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话,孩子才会有一个开朗活泼的性格,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想法被充分表达。

当然,爸爸妈妈不要认为孩子懂事了,就不需要再在乎孩子的想法,相反的,父母更需要关注那些懂事的孩子。

与懂事的孩子多谈谈心,了解他们最最真实的想法,时不时的给懂事的孩子制造一些小惊喜,满足孩子的愿望,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爱意,那样孩子才能真正意识到“懂事”的意义所在,他们也会更加的懂事,做个真正懂事的孩子,而不是委屈求全,成为一个压抑自己的想法和个性的孩子。

那样孩子的成长才会是一个健康的,快乐的过程。

如果你是那位妈妈,面对孩子懂事的要求,你是买苹果还是买车厘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