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孩子怼:你也不是别人家的妈妈

瑞瑞看到四年级的壮壮拿回来的成绩单:语文98分,数学96分,英语80分。没有一点高兴,她完全没看到壮壮比之前学习进步了很多。

而是对壮壮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就说咱们对门园园的成绩,人家基本上每门课程都在98分以上,还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你的英语怎么回事啊?妈妈给你花钱报的英语辅导班,怎么一点没效果。”

壮壮本来期待妈妈对自己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做个夸奖没想到,却换来这样的指责。壮壮终于忍不住说道:“我不是别人家的小孩,你还不是别人家的妈妈呢!”

一句话说的瑞瑞差点火冒三丈,但是又一时无法反驳孩子。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在与其他家优秀的孩子进行比较过程中,给自己树立好一个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这样的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父母在实施过程中,总是忽略了一些事情,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

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提到,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定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经常得到别人的信任、赞美和支持时,他就会增强自我价值感,人变得自尊、自信,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满意,很容易让孩子变得不自信,甚至跟父母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真正需要改变的其实是父母,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做对比。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1.试着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不是每个孩子都在数学或者钢琴方面有天赋,所以当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试着去发现孩子闪光的地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并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

这个男同学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

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给学生:"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当这个学生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起砖头砸人的,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

这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我不该打人。"陶先生又拿出第四颗糖:"你勇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通过细心的观察,不戴有色眼镜,就能找到孩子值得赞美和肯定的地方。

2.做好孩子的榜样 就像壮壮质问他妈妈的话:你还不是别人家的妈妈呢?我们是否反思下自己,是否在孩子心目中也是他的榜样。我们要求孩子说到做到的时候,自己是否做到了?

《家有儿女》里面有一个剧情是:夏东海的公司为了宣传他的作品,想通过包装他的履历来吸引眼球,让他在采访中谎称自己曾拒绝过大牌好莱坞导演的邀请。

本来是一件没有的事,却要无中生有,夏东海要接受自己的良心拷问。

最后夏东海还是拒绝了,他说:“当着孩子的面我更张不了嘴去说谎,自己经常教育孩子要诚实、老实,现在胡说八道,以后怎么教育孩子呢。”

最后,夏东海赢得了家人的一致认可。夏雪和刘星纷纷站出来说,爸爸,我们支持你,我们为你骄傲。没有赢得外面的头衔,却赢了孩子的尊敬。

3.减少焦虑感 中国式父母焦虑让很多父母自己过得很有压力,同时又给孩子很多压力。

根本原因还是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太高,曾经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摧毁了所有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理性。

家长要认识到,学习并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健康的体格和人格对孩子来说更重要。

不要让我们的比较成为孩子的枷锁,善于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轻松快乐一些。#p#分页标题#e#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