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孩子与自家车合影,幼儿教育从“攀比”开始?

.

▲深圳一幼儿园要求学生与自家车合影。教育局:已终止该活动。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深圳市一幼儿园老师布置活动的时候,在QQ群要求每位家长以“我家的车”为主题,给孩子拍照。随后,该老师又称,“是家中的真车,不是玩具车哦。”该聊天截图放到网上后,引起了网友质疑。

4月11日,深圳南山教育局透露,个别教师开展活动时,对照片要求把握不到位,已在班级群对家长们进行解释和道歉,该活动也已被终止。南山教育局方面还称,已约谈该园负责人。

要求幼儿与自家车合影,还特意标注得是“真车”,虽然事不大,但在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当下,足以拨动公众心中的敏感神经。

在很多家长眼里,此举意在窥探孩子家底,还有许多家长认为,这有以车为标准、将孩子区分为三六九等的嫌疑。

现实中,根据孩子家境而对其区别对待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有违教育公平的本意。但就该事件而言,涉事教师到底有没有窥探家底、给孩子划分等级的恶意,恐怕还不好说。

而就算没有这方面的意图,设置这样的活动都明显欠妥:作为育人者,本该跟容易引发“误会”的做法保持距离。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些孩子因为家里没有私家车而无法参与班级活动,这活动会给他们心里造成什么影响?即使全部学生家庭都有私家车,当“我家的车”成为班级主题墙的时候,车的好坏会否成为孩子们谈论的对象?

无论举行这类活动本意是什么,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孩子心智,引发攀比心理——这并不以涉事教师或园方“意不在此”的意图为转移。

心理学上对攀比心理的解释是:个人发现自身的某项内容与对照的个体发生偏差距离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攀比心理本质上就是一体两面,它有时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失落或者憎恶,有时又会让孩子学会炫耀和嫉妒,但归根结底,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在课堂上减少易诱发攀比的内容,避免小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应是幼儿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也是此前“家长开豪车接送孩子 被踢出家长群”新闻引发热议的关键问题所在——开什么样的车是自身权利,开车接送孩子也是,但尽可能将其跟诱发攀比脱钩,也很有必要。

退一步说,暂且不论此举可能会对小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单是要求学生与自家车合影,还另外强调“是真车,而不是玩具车”,也与正常的幼儿教育没有丝毫关系。相形之下,我更希望幼儿园方面鼓励孩子通过玩具车去了解汽车的构造,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上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最单纯的阶段,也是心智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对校方而言,应更注重为孩子们提供最单纯的教育空间,布置活动也更需要注意分寸、科学论证,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地助长攀比。

□伯扬(媒体人)

编辑 胡博阳 校对 危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