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饴弄孙”之三:《本能是不需要教的,也是不能教的》

人们常说:“有孩儿不愁长。”一晃,我们的孙女出生三个多月了,到了“百日”,也叫“百岁儿”。

中国传统的习俗,在孩子出生一百天时要“过百岁儿”,全家要举行庆宴活动。为什么要“过百岁儿”呢?

首先,“百”字表示多的意思。庆祝“百日”,取的是吉庆之意。其次,由于过去儿童医疗保健条件差,古代婴儿一百天内死亡率很高,如能平安度过这一百天,就进入生命的安全期了。因此,要举行庆祝仪式。

现在,我们的妇幼保健条件大为改善,婴儿的成活率大大提高,新生儿夭殇的极为鲜见。但长辈和年轻父母还是特别关心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

孙女到“过百岁儿”那天,儿媳妇和儿子把我的小孙女抱到我家。小孙女好久没来了,见了爷爷咧着小嘴就乐。我兴奋地逗我的大孙女说:

“我的大孙女赵梦旸啊,跟爷爷有缘,看你笑得多甜啊!你真是我的好孙女。你和爷爷一样,咱俩都是‘无齿之徒’。”

孙女像是听懂了爷爷的幽默,手舞足蹈,“格格”地乐着,高兴得都发出声来了。儿子和儿媳妇听了却一愣?什么……“无耻之徒”,没有“牙齿”。当明白我的玩笑后,他俩不禁也乐了起来。

儿媳妇问我:

“爸爸,不是老话说小孩子‘三翻、六坐、八爬’吗?”

“是啊。”我说。

“人家有的孩子不到三个月就会翻身了。怎么,咱们家的赵梦旸都一百天了还不会翻身呢?爸爸,您是家庭教育专家,您说怎么教教她翻身呀?”

这是年轻父母普遍的心态:好攀比。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力发展比自己的孩子快一些,就有点儿着急了。民间是有“三翻六坐八爬”的说法。但具体到不同的孩子,有的可能早一点儿会翻身,有的可能要晚一些时候才会,早一些晚一些都属正常范围,不必着急。

翻身、坐、爬,这都是人的本能。所谓“本能”,就是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性能。比如,鸡孵蛋、鸟筑巢、蜂酿蜜、青蛙弹舌捕捉飞虫等,婴儿哭、笑、吃奶、喝水、拉屎、撒尿、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都是“不教而能”的。

本能就连普通的动物都是“不教而能”,我们人是高等动物,难道非让大人“手把手”地教,孩子才能学会吗?

孩子自己能学会的能力,家长非要指导、训练,那就是强行剥夺孩子的“自学”的机会。当孩子产生了某种需要和欲望,又具备那种能力,在心理学上叫做“内驱力”,他会自动地试着学习;家长的责任只是适当地引导、诱导和辅助,足矣。

比如,孩子产生了翻身的需要和欲望的时候,家长可以在躺着的孩子身边,置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这就是一种“刺激”,让他看得见拿不到,不断激发、诱导和强化孩子的欲望。这样诱导数次,自然就能学会翻身的动作。

到孩子要学爬的时候,同样也是这样诱导。在孩子的前边放置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诱发孩子得到玩具的欲望。开始。孩子手脚可能只是原地滑动,不能向前爬,家长可以用手轻轻推推孩子的脚,让孩子体验到用手脚推动身体前进的“感觉”,渐渐就能学会爬了。

即或是需要帮助的,家长也只能用“一只手”来帮,就是“辅助”。不能把两只手都用上,不要一着急就上两只手,包办代替。而当孩子自主学会了一种动作,不仅增强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希望再学新的更为复杂的动作;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之产生“我能行”的感觉。

假如是家长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凡事都要家长教,孩子没有经过自学的亲身体验,无形中就遏制了孩子尝试、探索、求知的无望,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变得懒惰,不思进取。面对新鲜事物,会无动于衷,无心求学,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事事都消极地等待家长或老师来教。这不利于激发孩子进取求学的精神,不利于孩子身心可持续发展。

年轻父母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对小孩子,不是教得越多就越好。而是教得越少越好。凡是“不教而能”的事,就不要去教,一定要设法刺激孩子“自学”。#p#分页标题#e#

如果连人的本能都要教的话,强行剥夺孩子在实践中自学的机会,人就会越来越退化。

|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