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也“共享”:杭州一些全职妈妈公益性“拼团”养娃

面对孩子玩伴少、个性化教育缺失、在职妈妈陪伴时间不够等育儿的棘手问题,杭州一些妈妈们有了新招:拼团养娃。

“都是公益性的,把孩子放在一起管,每次‘团’的人数不多,可玩可学,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和个性。”4月4日,活跃的“共享育儿”活动组织者蔡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全职或在职妈妈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课余时间轮流组织附近的小孩开展活动,让他们在玩耍之余收获课堂外的知识和软技能。

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共享育儿平台运营方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在该平台注册的杭州妈妈有3000多人,持续开展活动的超过200位,超过一半是全职妈妈,参与人数、活跃度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一方面可能是杭州的生活压力、节奏相较北上广深要小一些,妈妈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拼团养娃;另一方面,杭州互联网经济发达,共享意识可能更普及。”

家住杭州“景溪北苑”的蔡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7岁、女儿5岁,2012年有了儿子便辞职做起全职妈妈。

“去年三四月份我有一段郁闷期:每天接送孩子、买菜做饭,人生意义在哪里?”她说。

虽然是全职妈妈,但蔡米一直在自我学习,有孩子后便开始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整段的时间看书,碎片化时间用手机听书、看课程,家里随处可见儿童心理学、情绪管理等书籍。

“学习中接触到各类儿童游戏,但至少要三四个孩子才玩得起来,我就试着请身边家庭的孩子加入。”她说。她从绘本入手,办起了幼儿组、一年级组读书会,并加入观察类、记忆类、识字类游戏。邻居、朋友将孩子送来后,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参加的小朋友从三四个发展到20多个。

读书会上蔡米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

读书会就在家里,孩子数量控制在6~8个,每次来的孩子不同,但大家都会来。蔡米说,自己两个孩子有了同学之外的玩伴,更好地学会与人相处,“在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影响社区其他孩子,我自己的生活也更充实,多了份责任感。”

每周一、二、六,蔡米家会定时举办读书会,周三10点到12点则是妈妈们的读书会,她们组团读书的目的就是不断学习,培养好孩子。最近,她们在读《非暴力沟通》,每人轮流念一段,有想法时自由发言。

《非暴力沟通》读书会上妈妈们在轮流读书。

“不能把‘不’当作拒绝,而要知道每个‘不’背后都有一种需求没被满足……”卫天怡读到。

“我对这点有感觉,每当孩子说‘不’,家长容易上情绪,如果此时能倾听孩子的需求,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何新说。

何新是在场8位妈妈中住得最远的,其他妈妈大多和蔡米住同一个社区或附近,她则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赶来。

何新也是全职妈妈,有个上五年级的女儿。她很乐意告诉别人自己是全职妈妈,在她看来,养育孩子要倾尽全力,当好全职妈妈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

另一位妈妈金陵子也表示:“养孩子是个庞大的工程,孩子出现的问题,到头来你会发现是自己身上的问题,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她以前从事IT业,去年辞职陪伴孩子,也在自己的社区做共享育儿活动。

蔡米在社区发起的户外共享育儿活动:儿童物品拍卖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