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头一年,你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回答这些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宝妈,作为一个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宝爸,分享一下我的体验。
生大宝的体验当年大宝出生的时候,克,算是大个头了,媳妇想顺产,但是从凌晨点入院到下午点,滴了两瓶催产素,小家伙就是不肯出来,媳妇本来想继续努力的,但是她说看到隔壁床的顺产产妇哭的撕心裂肺的,彻底的摧毁了她的信心,最后还是选的剖腹产。
因为媳妇产后没有使用镇痛泵,活生生的在床上疼了天没动弹,住院的天里面,我就开始了陪媳妇照顾孩子的生活。
虽然已经过去十二年了,但是那几天的体验,到现在仍然记忆深刻。
因为孩子除了早上会由护士集中去进行检查洗澡,其他的时间都是跟着妈妈在一起的,所以我那几天除了隔天回家洗一个澡然后马上赶回医院,基本上全天候的陪着娘俩。
给媳妇翻身换褥垫擦洗身子,给孩子喂水清理纸尿裤安抚哭闹,反正很难有时间坐下来歇一口气,更别说刷个手机了(那时候也还没有智能手机可以刷??)。
出院前的天,孩子的黄疸偏高,那个紧张啊,隔一会就给孩子喂点葡萄糖水喝(药店葡萄糖粉冲的),硬是被我控制住了,正常出院(后来二宝就没这么幸运了)。
月子里的时候,白天是媳妇在照顾孩子,丈母娘老丈人在我们家帮忙,晚上就是我来负责了,孩子半夜哭,要换纸尿裤,要喂水,妈妈奶水不够要冲奶粉喂奶,出汗了要换衣服,襁褓松了要重新扎,统统都是我的活,只要媳妇一脚踹过来,不管我睡的多沉,都能马上一个机灵的醒过来,开始娴熟的收拾小家伙。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孩子个多月左右的时候开始稳定下来,能够相对睡个安稳觉了,晚上最多起来个次差不多了,但是媳妇在个月的时候回去上班了,母乳也就断了,孩子开始了生病的历程,有时候一个月要去两三次医院,第一次养孩子,紧张的很,孩子一发烧,就马上半夜打车往医院赶,那个折腾啊,真是怕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孩子岁左右才逐渐好转过来。
养育大宝的过程中,我倒是没有看什么育儿的书籍,不过,一本厚厚的《育儿百科》被媳妇翻烂了。
??此外,作为一个新晋爸爸,还要面对一个新问题,就是媳妇有了孩子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和随时可能爆发的脾气,必须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千万不能触动了哪根神经,那我就倒霉了。
??不过现在回想,或许媳妇也是在经历产后抑郁的过程,她的难受,无人能懂。
生二宝的体验有了养育大宝的经验,对待二宝也就没有那么多紧张和新鲜感了,因为产检说孩子超重(生下来克),很果断的说“剖!”。
我提前就准备好了待产包,没让媳妇插手,住院的时候一个大行李包提了过去。
住院陪护期间,整个产科里面,所有陪护的丈夫或亲属,只有我是自己动手给孩子换纸尿裤擦屁屁裹襁褓喂水,动作熟练程度完全不亚于产科的护工,而其他陪护的家属全都指望着护工,所以,我给孩子换纸尿裤喂水拍嗝裹襁褓的情形,那绝对刺激其他产妇的神经,深深的羡慕我媳妇,哈哈??。
没有姐姐那么幸运,元宝(二宝)在第三天检查出黄疸超标和疱疹感染,直接转新生儿科了,多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很,妈妈在家里休息,我则负责每天送母乳过去医院,那个揪心啊,想想都不愿意再体验第二次了。
终于等到小家伙出院回家了,孩子开始一天天的长大,也表现出了各种特质出来。
因为我们家从大宝开始就有带着孩子一起睡的习惯,所以元宝同样是跟我们一起睡,他睡中间,我和妈妈各睡一边,为了不压到他,我从来都是在床边侧着睡,给他留出足够的空间,小家伙也很配合,每次都往我这边挤踹用头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米的床,我睡厘米,元宝睡厘米,妈妈可以睡厘米。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孩子去年底孩子岁半,我开始带元宝单独睡他的房间米的床了,妈妈肚子睡主卧,这样,我才从厘米的规格升级到了厘米的规格,元宝呢,继续在厘米的宽度里面来回的翻腾,睡觉就是不安稳啊啊啊啊二宝不像姐姐那么安稳,晚上睡觉踢被子,翻滚的情况特别多,所以我经常晚上会半夜惊醒,起来摸一摸小家伙的手脚是否冰凉,是不是把被子又蹬掉了,纸尿裤有没有侧漏把睡衣睡裤尿湿(睡前的奶粉喝到现在也没停的习惯)??元宝的母乳断的比较晚,基本上在妈妈个月左右才完全断掉,所以岁以内的时候,生病的情况很少,但是到了后面我带他的这一年里面,还是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反复生病的过程,去年这三个月,每个月都去医院趟,一会发烧,一会扁桃体发炎,一会又细菌感染,反正折腾个没完。
还好,随着小家伙慢慢长大,曾经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会变成甜蜜的回忆。
反正呢,不管多辛苦,日子总是一天天的过来了,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的老去,留下的是珍贵的记忆,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体验吧。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