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等于最差生?不愿孩子读技校,父母很现实,网友观点太扎心

“你能接受孩子上技校吗?”

曾经做过有关中考生填报志愿的调查,当问及是否愿意孩子上技校时,父母的回答惊人地相似:能上高中肯定不读技校!但也有少数家长很了解自己的孩子,笃定地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我的孩子从小喜欢美食,他的意愿是找所口碑不错的技术学校学烹饪技术,既然不是读书的料,与其苦苦逼他按父母的期望去熬日子,倒不如依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尽管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但人们对职校仍然很难摘下有色眼镜,学历低、学生素质差、读职校是没有考上高中的无奈之举等。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马飞爸爸和闫主任打赌儿子的期末考试成绩能进入前十名。被逼着努力上进的马飞,在经历化茧成蝶的痛苦中终于忍不住抱怨:“太难了,爸爸,我还是去卖煎饼吧,太难了!”。相信很多观影者听到“卖煎饼”,心里肯定会说:没出息!这是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对职业高低贵贱有自己的偏见。

有个曾经读中职的朋友,毕业后找工作到处碰壁和遭白眼。每当递出自己的简历都被无情的拒绝,更别提有面试的机会。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在亲戚朋友面前提到过自己读中职的儿子,在他们看来,儿子成绩差不是好事不值得一提。被人贴上“失败者”标签的日子很难熬,庆幸的是朋友经过自己的努力提升技能和学历,后来进入某高校谋得一职位。闲聊中他坚定以后再也不会让孩子读职校,因为不想让孩子经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种种歧视和艰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父母把孩子的人生成功狭义地定义为考高分读名校,上清华北大才是顶呱呱;读技校的学生低人一等,相比学业的“失败”,更多的是对他们尊严的碾压。硬生生地把“条条道路通罗马”演绎成“自古华山一条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全看高考上什么大学”。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幼升小、小升初、读民办、上重点高中,以及985、211大学等,全部成了所有孩子的成长标配,分数为王的评价指标,抢跑、刷题、补课、培优等拔苗助长行为,使教育陷入了愈来愈焦躁、焦虑的怪圈。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孩子读技校,更不愿意接受孩子读技校的事实。不少读技校的学生虽然不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育,只是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读技校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得到正确引导和鼓励,相信很多技校生也能学有所成,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不看学历只看能力”是正确用人之道。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全球典范,毕业后无论收入还是认可度都非常高。

教育发展到现在,很多家庭推崇快乐教育,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给予孩子最大的快乐和自由,按理来说,孩子成绩不好上技校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导向;再加上技校生就业形势好。可是,国家紧缺高级技术人员好多年了,尽管职业教育早已被提到国家教育战略上,但人才培养效果却不理想。

有关人才发展报告中提到,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近千万人。还有报告提及,在日本,产业工人队伍中有40%的高级技工;在德国,高级技工高达50%;而在我国,高级技工的比例仅为5%左右。按理来说,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上,高级技工就是当今的“香饽饽”,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报读技校的生源应该很不错。但随着高校扩招,职校招生越发困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尴尬的结果呢?我想,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目前很多职校的实力,无法让学生和家长充满信心!在“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教育政策下,努力提高职校的办学质量、管理能力、严抓校风校纪等才是职校最应该做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