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挨揍和从未被揍的小孩,30年后,这几个方面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就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棍棒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改正孩子的问题,但方法实属不可取,教育孩子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天天挨打的孩子VS从不挨打的孩子

舟舟和大伟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好兄弟,俩人性格相似、爱好相同,简直就像亲兄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舟舟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大伟缺失大人们口中的“坏孩子”。

从舟舟认识大伟开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大伟在家被“收拾”的声音,可以说是听着大伟被打大的。

而舟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懂得以理服人,从来没对孩子动过手,所幸舟舟也争气,没有走偏,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了一所985的大门;而从小一起长大的大伟在一次他爸动手时,正处青春叛逆期的他反抗了,跟着便辍学……

30年后,两人各自有了家庭,还是经常联系,一次晚上俩人喝酒的时候,大伟对舟舟说:“兄弟,我现在就跟我爸当时一个样,不会教育孩子,能动手就动手了,我也想好好教育孩子,但是我爸他们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看了这对好兄弟的故事,幸孕姐唏嘘不已,明明是从小一起到大的伙伴,却因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最终人生轨迹大变样。不过,这也在警醒着各位:天天挨揍和从未被揍的小孩,30年后,这几个方面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天天挨揍VS从未被揍的小孩,30年后,这几个方面大不同

1、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或许对于家长来说,一顿打,是对孩子的教育,是为了他们好,但对孩子来说,是委屈,是皮肉之苦。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先打了再说,根本不管他们有没有知道哪里错了。久而久之,他们不仅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在挨打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怨恨、畏惧的心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与其产生隔阂,亲子关系日益疏远。

而从不挨打的孩子,从小得到的充足的爱和教育,与父母的关系更亲密,30年之后,他们也能成为一个好父母。

2、孩子的性格

人都是要面子的,孩子也是知道自尊的,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就越希望能得到父母和别人的尊重,经常挨打的孩子,其自尊心会受到伤害,随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自暴自弃。因遭受父母打骂而离家出走、自杀的新闻每年都有。而且这种伤害往往是一辈子的,等到孩子30年之后,已经成家立业,可童年时挨打的经历也能还会历历在目。

而从未挨打的小孩,性格可能会更加阳光,等到30年之后,他们也许人生会充满善意与温暖,思想也更加单纯。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某些时候适当地体罚能让孩子抗压能力更强,所以如果孩子从未挨过打,人生一帆风顺,等到以后可能更容易被困难击垮。

延伸阅读:父母“棍棒教育”,对孩子未来有哪些影响

1、一辈子的负面阴影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父母过于推崇“棍棒教育”,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非常被动。幸孕姐有一个大学同学,是单亲家庭,跟着妈妈长大,可以说是被妈妈一路打大的,有次谈心她告诉幸孕姐,从小妈妈对她要求特别高,尤其是成绩,稍微考差一点点,回家就是“一顿死打”,在这种教育下,造成了她好胜心极强的心理:凡事都要争当第一;以“赢就是快乐,输就是耻辱”作为人生信条;还有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

2、脾气暴躁

有些家长极度推崇打骂教育,从不思考用其他方法教育孩子;还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生活不如意,而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烦恼和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当孩子犯错误就进行一顿打骂。这类家长都有共同之处:脾气暴躁。而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会学习父母的行为,这就导致了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等到成年后,又会成为父母的翻版,对自己的孩子继续奉行“棍棒教育”,如此恶性循环。#p#分页标题#e#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是门学问,父母要以爱为出发点,当孩子做错事,学会正确引导他们改正。(fj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