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童话,喂大人嚼蜡——《小飞象》

给孩子童话,喂大人嚼蜡——《小飞象》

今天介绍美国迪斯尼电影《小飞象》。

片名Dumbo (2019),别名小飞象真人版。

迪士尼今年船新版《小飞象》改编自1941年迪士尼同名动画电影。不管有没有看过老版动画片,观众们都早已被片名剧透一脸,整个故事围绕一只长着大耳朵会飞的小飞象展开。

本片导演是著名“鬼才”蒂姆·波顿,擅长刻画哥特式影片而著称。这次他执导著名的《小飞象》的确会有很多看点,最大的期待就是当哥特和全年龄适合的迪尼斯结合到一起,会呈现怎样的效果。

事实证明,蒂姆·波顿对于哥特风的热爱一直没有减退,即便在充满童趣的动画电影中,依旧可以加入极具他个人特色的哥特元素。

最为明显的就是影片整体色调,没有人规定拍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就要画面明亮色彩艳丽,蒂姆·波顿就不按常理出牌,在强化色彩浓度和对比度的时候,加大夜景比重,在黑暗的夜色下强化哥特元素。

另外在演员装扮上,也是让关键角色以烟熏妆出境。蒂姆·波顿爱烟熏妆,众人心中的女神伊娃·格林也爱烟熏妆。当两者一拍即合时,顶着浓浓烟熏妆的天空女王便闪亮登场了。

仅在布景和演员身上安放哥特元素,并不能满足蒂姆·波顿,他还造出了一个恐怖岛环节,在这里安放各种各样面目可憎的大型动物,充满满足他内心悸动的哥特欲望。

既然是拍给孩子们看的,影片肯定会宣扬积极正面的内容。

最简单直白的内容就是主人公小飞象的个人成长。就像讲给孩子们听的丑小鸭童话故事,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丑小鸭有一天也会成为白天鹅,自由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上。小飞象长相异于常规大象,天生一副大耳朵,看起来很不正常也很不协调。这也是它自卑的源头。

某一天在羽毛的作用下,小飞象扑棱着大耳朵飞起来时,它和周遭的人才发现,原来这异于平常的大耳朵另有用处。看似怪异的耳朵原来是天赋异禀。

剩下的路就是角色克服内心恐惧,走出心理阴影,在离开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勇敢飞起来。

这些都是小孩子看的表面内容,童话故事不会说会变成白天鹅的鸟儿本来就是天鹅,本就属于不同物种,后续发展产生差异自然无可厚非。

这些和个人努力关系并不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就像鸟会飞一样,因为鸟的爸妈会飞,这是鸟的本能。即便大耳朵属于基因突变,也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影响关系很小。

小飞象能飞也并不是单靠它的努力,而是因为它已经不是普通大象物种,其他普通大象无论如何扇动耳朵也不可能飞起来,顶多把自己耳朵玩骨折。

看似激动人心的个人成长过程,其实带着挺大的局限性。

马戏团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动物虐待。小飞象呆宝Dumbo以19世纪世界上最有名的非洲象金宝Jumbo为原型。有兴趣的可以查看“大象金宝”词条,了解金宝的身世。它幼年时双亲被象牙商人杀害,自己被卖给动物园,辗转进入马戏团,接受残酷训练。

新版《小飞象》还顺应时代潮流,对剧情进行改良。在1941年的时代,马戏团虐待动物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马戏团经营者和观众都不觉得残忍,老版故事中小飞象呆宝成了马戏团顶梁柱大明星,享受优渥待遇。

但放在现在,虐待动物则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被人唾弃。因此新版改动了一下结局,呆宝和妈妈回到了野外森林,找寻自己的同类一同生活。

新版《小飞象》的表现堪称一般,除了剧情方面按照新时代价值观进行改良,剩下的看点均是延续老版。结合现代技术,将小飞象中二维角色形象真人化,看起来特效虽好,却没什么太大意义。

“鬼才”蒂姆·波顿擅长的领域还是在特定方面,与其拍摄真人版的《小飞象》,真不如拍一拍真人版《僵尸新娘》,充分发挥自身特点,说不定效果会好些。#p#分页标题#e#

给孩子童话,勇敢成长追求自由,

喂大人嚼蜡,内容老套形式陈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