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熊孩子”出没,收取“尖叫费”无济于事

  街谈

近日,一家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咖啡厅在脸书上贴出告示:“我们决定针对在餐厅尖叫的小孩,多收取15%尖叫费,以维护全体员工与客人的利益。”这一公告一出现,众多网友就跟帖留言表示支持。消息很快传到我国的社交平台,国内网友也是一片赞同声,并且留言讲述了自己在餐厅遇到“熊孩子”尖叫的烦心事,希望远在爱尔兰的这一举措能够移植到中国的餐厅,还有人说收15%的费用太少,建议提高到50%……

在高档餐厅与朋友、同事等聚餐或者与商业伙伴洽谈业务,遇到有“熊孩子”在餐厅里哭闹、喧哗或者奔跑,确实是一件很让人扫兴的事。一般来说,由于孩子还小,外人如果出面呵斥这些不懂礼貌的“熊孩子”,也显得有点不够宽容,因此通常都只能忍着,但心中的不愉快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情况下,餐厅作为东道主,负有向消费者提供良好消费环境的责任,就有必要站出来进行干预。以收取所谓“尖叫费”为手段来督促“熊孩子”家长管住孩子,似乎也算是一条可取之道。

但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无奈交出了“尖叫费”的家长来说,岂不是花钱买了孩子尖叫的自由?于是,孩子们可以更加无拘束地在餐厅里闹腾,他们的父母也不会有动力再去管束他们,而餐厅方面则获得了“尖叫费”的额外收益,它们是不是会暗中鼓励更多的“熊孩子”在餐厅里“大闹天宫”以便收更多的费用呢?如此一来,真正受到损害的只有那些想到餐厅里寻求一份安宁的消费者了。由此可见,向带着孩子的家长收取所谓“尖叫费”,并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至于希望将这一措施引入国内餐厅,更是缺乏可行性。先不说市场监管部门不可能容忍这种巧立名目乱收费,更重要的是,它很容易导致菜价的连锁上升,别看现在网友有此盼望,哪家餐厅若敢于收取这样的费用,只怕会被“淹死”在更多网友的唾沫之中。

不过,虽然引进“尖叫费”的可能性还不大,但对于餐厅来说,如何解决“熊孩子”哭闹、尖叫带来的扰客问题,确实需要涉事各方理性思考,建立起社会共识。实际上,餐厅这个概念过于笼统,餐饮市场早已实现细分,对于一些低档餐厅来说,就餐环境本来就比较差,有几个孩子吵吵闹闹,消费者们虽然会觉得受影响,但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餐厅能管就管,不能管也就只能算了。要紧的是一些高档餐厅,消费者愿意承受高价,不仅是为了吃到可口的菜肴,还需要一份安静优雅的环境,特别是进咖啡馆,消费者不仅需要一份咖啡饮料,实际上还想得到一个休憩的场所。在这种场所,餐厅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止“熊孩子”的吵闹,包括事先声明婉谢带有孩子的家长进入消费。

其实,“熊孩子”在餐厅吵闹,看似是发生在孩子身上,本质上还是他们缺乏父母管教,“熊孩子”的背后,总会存在“熊父母”。一个孩子在餐厅里撒野,其背后反映的是年轻父母平常的行为失端。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信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惜花费重金培养孩子要做人中龙凤,却忽视了孩子在公共场所的基本文明要求。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年轻父母一方面应以身作则,另一方面管好自己的孩子,所谓孩子在餐厅吵闹以致要由餐厅收取“尖叫费”,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应该发生。周俊生

作者:周俊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