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的时候,千万不要这样解决!

?在很多人的的认知里,孩子一哭就意味着他切断了跟你的交流,开启了情绪宣泄模式。 当然,情绪宣泄没什么错,但这个魔音绕耳的过程实在称不上是一种享受。

对此许多父母手足无措,有的选择妥协,有的选择打骂,有的选择沉默,有的选择哄骗……

面对孩子的情绪,以下几种做法要不得!

以暴制暴

“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这些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采取自我破坏或被动的攻击行为进行报复。

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不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不许哭

其实哭,是孩子情绪发泄的一种途径。一旦家长让孩子不许哭,会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孩子内心会变的害怕,胆小,变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挫折。不让孩子哭,也会造成孩子负面情绪的积累。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词是“强迫性重复”,意思是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如果没有人帮忙,很难从这个痛苦体验中逃脱。

当孩子无法在哭中获得一些宣泄,孩子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找宣泄的途径,比如去幼儿园欺负别人,或者在家中搞破坏,使用暴力等。一旦经常在父母面前哭的时候被强行制止,孩子就会变得隐忍,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受到阻碍。

情绪需要释放,而倾听,则是帮助孩子释放坏情绪最好的方式。

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流于说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回力球效应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阻断话语

“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

归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为人父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家长付出很大的心力,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用孩子的视觉看看世界,了解一下他的真实感受,给他最好的安慰,以让宝宝更好地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