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儿,请记得允许她们爱美且漂亮!

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么一个内容:

“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小女孩不合时宜的把夏天的小纱裙套在秋裤外边,请不要投来异样的眼神,因为老母亲对有着一颗爱美之心的小姑娘无可耐可啊……”

不禁一笑,果然,养女孩的家庭都早早的体会到了孩子那颗爱美之心啊!

前段时间还遇到一位男性朋友,吐槽自家女儿:

“以前记得她喜欢熊大熊二、汪汪队什么的,但前几天带她去买玩具,结果看到指甲油、小项链什么的怎么都不愿意走了。”

“家里都快被她们娘俩的化妆品淹没了,你说你自己玩就好了,还非要给我扎辫子,涂指甲油,我一个大老爷们不要面子的啊!”

……

其实,对于朋友这样的吐槽,邓超早就在微博上“控诉”小花妹妹了:

“小花妹妹。求您放过我吧。”

“没有被女儿涂过指甲油的爸爸一定是个假爸爸。”

其实,关于女孩子爱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作家卡夫卡说,任何一个保持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变老。

对于突然“爱美”的孩子,爸爸妈妈其实不用忧心,这是孩子发展的自然阶段,不是叛逆,也不是异常。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

对妈妈的东西十分感兴趣:翻出妈妈的丝巾,蒙在头上,对着镜子扭来扭去;

偷穿妈妈的高跟鞋,走高跷一样,把鞋子从房间一头,「蹬-蹬-蹬-蹬」地拖到另一头;

追求完美:不吃有斑点、有疤痕的水果,因为不好看;

自己在纸上画圆,一定要画到很圆才满意;

热衷于按自己的愿望,来打扮爸爸或者妈妈。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也说过:“实际上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有很多的父母会想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爱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实,对于对小孩追求美,大可以不存在什么误区和偏见。

早在1795年,德国著名作家席勒就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他强调教育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孩子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日常服饰穿搭,家居用品的设计,都可以是潜藏在家庭环境中的美育教育素材。

比如,给孩子穿漂亮的衣服,她就会了解这样的美。从小就对美耳濡目染,会帮助孩子培养出敏锐的审美触觉。

这种触觉,长大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成为一种优势。

所以,鼓励和支持孩子认识美、探索美,培养孩子审美观,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如果家长在孩子“审美敏感期”感到不耐烦,甚至还对宝宝的“不当”行为加以批评和指责,让刚刚进敏感期的幼小心灵无法充分体会成长的美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就会造成有些宝宝变得胆小、孤僻、不在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

爱美原本就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追求,而女孩相对男孩而言,更是对变得更漂亮没有免疫力。智慧的父母在女孩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倾向时,会秉持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观察女孩的内在需求和特质。只有父母理解女孩,尊重女孩的选择,用爱来包容女孩,才能让女孩拥有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念,成长为一个阳光快乐的女孩。

而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明星父母是很支持孩子们爱美的行为的:

马伊琍自己当模特任由女儿们“化妆”;

夏克立为了鼓励夏天陪她一起打耳洞;

小S为了满足女儿直接带她去烫了个发型;

戚薇的女儿则时常和妈妈“抢起”化妆品来。

家有女儿,就应该让她从小接受美的教育,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化妆,而是让孩子懂得欣赏美,并且学会创造美。

《养育女孩》中有这样一段话:你能看到你给他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你感到骄傲并且满意,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将把你交给他的一切传给他的后代。#p#分页标题#e#

相信那个从小爱美的女孩儿,最终一定会长成未来最美的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