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引导“宅娃”走向自然

“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门帘,投奔自然。”教育家陶行知的短诗《春天不是读书天》昭示,春末夏初,是最适宜开展户外活动的季节。然而,比起父辈们在户外疯玩的童年,如今许多00后、10后更爱安静地“宅”在家里。“宅娃”越来越多,俨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孩子待在家中,除了写作业和看书外,主要是上网和玩手机。可以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宅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孩子长期宅在家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还没有引起年轻父母的足够重视。孩子长期宅在家里,会导致身体素质差、性格变得孤僻、玩游戏成瘾、热衷于网络生活,将来难以融入社会,不利于健康成长。一些家长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对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却束手无策。

如何把孩子重新吸引回蓝天绿地中,还需家长花一番心思。对那些不善交际、不爱运动,被迫宅在家中的孩子,家长需要格外警惕,立即行动起来,帮助孩子从提升能力开始,逐步引导孩子走出家门,走进自然、走入社会。

家长想让孩子成功“脱宅”,就要多鼓励孩子结交好伙伴,周末和节假日多陪孩子去公园、博物馆、运动场等孩子多的公共场合,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与环境的陌生感,通过鼓励孩子主动交往,锻炼胆量,开拓视野,锤炼良好性格和气质。同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积极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一起玩乐、学习的机会。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设计假日出行计划,最好是几个家庭带孩子结伴出游,一起体验大自然,让孩子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中,学会合作分享、团结谦让,学会理解尊重别人,学会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1日第2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