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你”、“不要你”……你随口说的话,可能就是扎向孩子的刀!

如果要给童年阴影做个排行榜,那么以下四种“小时候最害怕的人”一定名列前茅:

“专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

“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

“拐卖孩子的收废品老人”

“藏在黑暗角落的吃孩子妖怪”

或许家长“吓唬”的初衷,只是想让孩子听话一点,但从下面这些新闻来看,吓唬过头反而给危险埋下隐患。

▼孩子置身危险,却害怕与警察相处

▼曾经很害怕警察,获得他们帮助才放下心防

▼迷路女童不让警察靠近,众人劝诫也徒劳

有多少人经历过“吓唬式教育”?

微博上有关于“你经历过吓唬式教育吗?”的话题投票,被吓唬过并且心中已经存在阴影,不敢轻易相信别人的投票网友占比竟超过85%。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款爸妈。

“吓唬式教育”会导致什么后果?

因为孩子还小,尚未建立起认知观。每当孩子范一点错误,父母就以“警察”、“抓走”来威胁,次数多了,“警察”形象在孩子心中便成了一种莫名的恐吓标志。久而久之,只要孩子看见穿制服的人,便会自然萌生害怕心理。

若警察在孩子心里是“坏角色”,本该是正义形象的人竟成了孩子心中可怕的恶魔。即使遇到了危险的情况,也不懂得向警察求助。归根到底“吓唬式教育”伤害的是孩子本就脆弱的安全感。

不依靠吓唬,当孩子哭闹时,让TA自己冷静冷静总行了吧?

除了“吓唬式教育”,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冷处理”也是不少父母很喜欢用的解决方式。然而使用不当,“冷处理”就会变成“冷暴力”,比如:

当孩子发出求助信号时,父母却无动于衷,只顾坐在沙发角玩手机; 当孩子哭闹时,对孩子脱口说出“不要你了”、“走开”这类伤害的话; 二胎家庭,当兄弟姐妹出现纷争时,父母为了尽快结束争吵,张嘴就是“让弟弟自己玩,你别弄他”,“你再这样,我就只喜欢姐姐了”。

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

成长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孩子无理取闹的背后,都是在向爸爸妈妈发出求助的信号,但往往家长只忙着“灭火”,却不愿意去了解“火源”。当孩子情绪失控,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身作则; 然后让孩子尝试深呼吸,缓解焦躁情绪; 帮孩子去分析所遇困难是由于什么引起的,一同制定解决办法; 再慢慢转移孩子注意力,提及一些有趣事情来舒缓双方心情; 最后教着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告诉TA发脾气并不能解决什么。

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让TA用自己的眼睛来探索世界。作为父母,我们只需在孩子情绪发泄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爱去引导孩子的情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是幸福快乐的。正如喜宝所鼓励的,自然养育,自然成长,给孩子更好的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