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杂说”之一百一十二:《最好用“一只手”帮孩子》

标签: 用两只手帮,束缚孩子的头脑和手脚 分类:

《最好用“一只手”帮孩子》

有家长问:“孩子还小做不了,我来帮助他。”满足孩子所有愿望,替孩子解决一切困难。这样做,会不会使孩子被惯坏,过度依赖,承受力差?

解答

小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很有兴趣。凡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凡事都想做一做,试一试。这是孩子的天性。

这种欲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的探究精神,是在认识客观世界,非常珍贵,应当保护、支持。

但小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并不是天然地合情合理。能做的事,家长应该鼓励,并适当帮助;不能做的,家长就要拒绝、制止。

不问青红皂白,“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和要求”,那就是无原则的迁就了。而迁就孩子,就会助长孩子的任性,使之遭受无谓的痛苦。

小孩子的能力有限,合情合理的愿望和要求,家长应该帮助满足和实现,以丰富孩子的见识,增加孩子的体验,提高孩子的能力。

但是,家长在帮助孩子时,应当有所保留,不要把“两只手”都用上。“两只手”都用上,就是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了。代替孩子把事情做成,让孩子享受现成的成果,不利于促使孩子心理和能力的发展。

最好是只用“一只手”帮助孩子。只用“一只手”帮,给孩子留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探索和摸索的余地,边帮边引导,在帮的过程中教孩子学会独立操作。

只用“一只手”帮孩子,可能要比用“两只手”包办代替麻烦多了。但为了促使孩子身心发展,最好只用“一只手”帮。

把“两只手”都用上,“替孩子解决一切困难”,让孩子成为“看客”,袖手旁观,享受现成的结果,这无形中就束缚了孩子的头脑和手脚,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约束、阻止了孩子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帮倒忙”,还是少做为好。

至于“用一只手帮孩子”,哪些环节是要家长帮助做,哪些环节要留给孩子自己亲自做,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这一是要看孩子的年龄特征、实际能力,二是要看事情的难易程度。家长要认真观察、了解孩子,把握分寸和尺度,讲究教育艺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