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用“色彩”说话吗?

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色彩具有独一无二的感受。你随便问一个小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他们都能够立即热情地回答你。其实色彩跟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是有一定关联性的,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则亿童情商智商课程·教育方略中的音频内容,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识别下方小程序码即可收听音频!

不方便听取音频的爸爸妈妈们,小编贴心整理了文字版供您阅读学习哦,详情如下:

一片黄色的树林,一潭蓝绿的湖水,一块红色的土地,这些都会让我们内心感到愉悦和激动,这就是色彩的魅力。漂亮和谐的色彩令人心情愉快放松,灰暗杂乱的色彩使人心情沉闷不安,色彩对人的感官刺激是最为直接的。

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针对150名2~5岁的孩子,进行一年有关儿童色彩的追踪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对孩子来说,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意义。当儿童还不具备充分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无法将事实和感受表达清楚时,色彩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走近孩子的一条途径。

专家强调: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关联性,是个灵敏的指示器。

酷爱黄色的孩子,多数都依赖性较强;爱好蓝色则可能具有自私欲;喜欢红色意味性格较为刚烈,且感情丰富;至于粉红色,除象征充满爱心还意味着该孩子具有高度的审美观,性情幽雅、柔顺及体贴。

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喜欢紫色的孩子个性上多数较随和,具有包容、宽恕的胸怀及强烈的好奇心与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多半活泼外向,人缘好,但很有可能以有自我为中心、粗枝大叶的缺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从小就酷爱紫色、黑色、灰色、橄榄绿、墨蓝等深色系,就需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因为其中有部分孩可能是心理疾病患者。

当然,以上说法更多地是为色彩与儿童性格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但值得重视的是,孩子对色彩的偏好与执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很有可能是被父母塑形的结果,多因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影响孩子的心理所致。这也提醒了我们,应该对孩子的色彩世界有更进一步的关注,尽可能早地让孩子接触色彩,体验色彩的奇妙。

那如何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探索和了解颜色呢?孩子处在动作形象思维阶段,操作体验是其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对色彩认知的习得,孩子更需要通过操作、观察、体验来获得。家长朋友可以引导孩子有计划地“玩颜色”,让孩子觉得像变魔术一般有趣。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去自主观察和探索色彩的不同:

1.只给一种笔

在孩子作品创作过程中,用五支笔分别蘸上五种颜色,只给孩子一种笔,画几笔后收回来,再给他另一种颜色的笔,这样画面上的颜色纯度比较高,对比较大,孩子较易寻找不同色在一张纸上产生的调和感觉。

2.感受暖冷色

准备三至四种暖色,分笔蘸色,画完后孩子可感觉到同类色的调和感,这几种颜色并置可出现暖色调的画面;可再选择若干冷色进行同类色的调和,颜色并置出现冷色调的画面,让孩子进行两种色调的比较。

3.黑白降明度

刚挤出来的颜料纯度比较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采用加白色和黑色的办法降低色彩的明度,能产生很多漂亮的颜色。从最重的色调到最浅的色调,让孩子充分了解色彩明度的变化。

4.敏锐灰色调

灰色调最能够锻炼孩子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尤其是对5岁以上的孩子,因为灰色调的色彩变化非常微妙。随便选一种鲜艳的颜色,孩子在纸上上色之后,加进去一点白色和黑色以1:1的比例调成的灰色,画完后再加进去点灰色,随着所加灰色的多少,颜色的灰度不同,可呈现该灰色系。

亲爱的家长朋友,这些“玩颜色”的方法学会了吗?通过孩子对色彩的喜好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状态,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自信、有耐心等优秀品质,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我们明天再见!#p#分页标题#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