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经常在睡梦中突然大哭,什么原因

健康儿童夜间大哭,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下两种情况,梦惊(night terror)与梦魇(nightmare)。
1. 关于梦惊梦惊(night terror)又称夜惊或夜恐症,指在深睡眠期突然发出尖叫或呼喊,伴表情惊恐、自主神经症状(呼吸心率加快,甚至大汗淋漓等),或者异常的动作行为表现(试图想要逃离恐怖的事情)。
可以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儿童,但多见于3~12岁儿童,常发生在夜间入睡0.5~2小时内(一般是发生在凌晨1:00-3:00),睡眠中出现大哭大闹,表情紧张、恐惧、出汗、瞳孔散大、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有时有幻听、幻视、 神志不清、不认家人,每次症状持续数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又继续入睡。
每周可能会发生2-3次。
往往爸妈去安抚却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也很难被叫醒,次日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或仅部分记忆,无完整生动的梦境。
江帆,颜崇淮等,1~23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6期夜惊症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所致,发生率约占正常儿童的1%~3%,发作具有自限性,一般会在青春期后自行消失。
本症发作的可能原因有: - 遗传因素:约有一半的夜惊症病儿有家族史,其父母某一方也有这种情况,这种儿童在心理因素作用下比较容易犯病。
- 心理因素:一些心理刺激因素,如孩子看到或听到恐怖的事情、受到严厉批评、受到惊吓、突然与父母分离、父母吵架、发生意外事故等,均可引起夜惊症。
夜惊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与儿童的年龄、性格有关,年幼、敏感、胆小的儿童易发生。
即使心理因素解除,该现象仍会发生。
但随时间的推移,最终会缓解直到消失。
根据夜惊症发作的自限性,发作时较易唤醒且心率增快,发作后继续入睡,脑电图正常,可与癫痫区别。
2. 关于梦魇(做恶梦)指由恶梦引起的伴恐惧不安发 作的睡眠行为障碍,且事后详细回忆梦境内容。
对于儿童梦魇是很常见的,有资料统计儿童发病率可高达10%~50%。
梦魇发生于 快动眼睡眠期(能回忆的梦境主要发生于此时),在下半夜多见(一般发生于凌晨4:00-6:00)。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3~6岁多见。
表现为做恐怖的梦,如梦见被别人或怪兽追赶而逃跑、被抓住后想挣扎却动弹不了,处于危险而绝望无助的境界中,引起梦中极度的恐惧、焦虑,常大声哭喊着醒来,儿童醒后意识清晰,能较清楚的回忆并叙述梦境,表达恐惧和焦虑的体验,醒后仍感到惊恐,并因此再难以入睡。
发作时易被唤醒,发作可每夜1次或每周多次以上。
发作频繁时可影响睡眠质量,引起焦虑、抑郁及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梦魔的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精神因素:如睡前看了或听了恐怖的事情、由于学习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及由于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精神创伤。
- 躯体因素:常见有睡前过饥或过饱、胃痛、剧烈运动、睡眠姿势不好(如双手放在前胸使胸部受压迫、呼吸不畅)、患某些躯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不通畅、肠道寄生虫、发热等。
- 药物作用:一些常可引起梦魇的药物可引起发作,如B受体阻滞剂、哌甲酯、多巴胺促效剂等。
停用某些镇静剂、抗癫痫药和催眠药物后也常可引起。
3. 爸妈该怎么对待?
对待夜惊症,家长首 先要充分认识这些儿童常见的睡眠障碍,了解病因,建立一个良好的亲情氛围,平时不予严厉的批评、恐吓在孩子睡觉前避免给他造成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让孩子在宽松、心理平衡的情况下入睡。
梦惊症发作时,虽然你对于宝宝的安抚并不起到太大作用,不要去试图叫醒孩子,这样会让他更加睡眠觉醒混乱,但是你需要在孩子身边保证以免梦惊发作时孩子不会伤害到自己。
可以试着在孩子还没有出现症状前(可以估计可能发生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唤醒孩子,说一小会儿话,然后再让他接着睡,一般持续一周,可以终止发作。
对待梦魇症,父母的支持、鼓励 和安慰是解决睡眠问题的关键,应了解患儿潜在的忧虑并随时给予可能的支持,当孩子梦中惊醒时应及时的给予抚慰,给予孩子安全感,可以轻轻抱着孩子告诉他“妈妈/爸爸在身边呢,宝宝不害怕,宝宝睡吧”,爸爸妈妈的声音是孩子最安心的抚慰。
睡眠作息时间尽量做到规律,防止过度疲劳,患儿双休日白天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看恐怖片,养成正常就寝时间不看电视的习惯,不玩手机及IPAD等电子设备,尤其是卧室里不放电视机、电脑,入睡前听一些催眠曲,或者将一个内容温和的简短故事,缓解睡眠时的焦虑。
另外,可能的话,家长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使自己的睡眠习惯和时间与患儿同步。
4. 何时需要看医生?
一般没有什么检查可以诊断这些睡眠障碍,偶尔出现的梦惊症或者梦魇症,并不需要特意看医生,但是应该做一些常规健康体检,来明确孩子本身是健康的,没有疾病因素存在。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看医生。
- 如果发作频繁,或者发作已经打扰到你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 如果出现一些危险的行为或者伤害行为。
- 每次发作形式都相同,应注意排除一些癫痫发作的可能。
- 持续到青春期仍存在症状刘华医生原创文章,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个人转载,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儿科医生刘华 及微信公众号:华少科普时间(微信号:HSKPSJ) . 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家长判断不了请及时就医。

标签